性質接近于本命符箓,是一種刪減版的道果,也是個人修行的成果之一。
但凡修行蘇素這門地仙法脈,都會經由這么一種獨特的外景階段。
某種意義上來說,外景就是他這一脈的道果、金丹。
“你已經凝聚了外景,接下來該考慮鑄造法器,尋覓靈機充盈之地了,將來是會用得上的。”
“正要請教老師指點,法器該如何鑄造,有什么講究、忌諱,外景合器這一關,我看起來總是有些晦澀,難以理解。”
蘇素開創的地仙法門,如今已經在洞天之中推演了多年,大致上已經厘清了功法脈絡。
由外景開始,殊異于別家法門,不修內丹符箓,也不煉別的,而是開始鑄造法器,承載外景,后續法門都以外景衍生拓展而出。
外景出現,便要想方設法,以此為基礎,塑造道域。
所謂道域,就是能收能放的一方境界。
由景而境,這就是外景階段的修行步驟。
這一部分,可以靠著自家本事,繼續凝練更多的“景”,以彼此配合,形成“境”。
然而這樣極難,而且頗費時日,見效不彰。
尋常人若無機緣,在這一關難免蹉跎時日,故此蘇素開創了“外景合器法”。
需打造對應法器一件,或一套,承載外景。
法器本身不拘泥形態,甚至不刻意要求材質、用途,只以相宜為主,主要是為豐富“景”。
數量也不拘泥,只要最終能完成一副完整的“境”即可。
“你這外景,外表看是金橋,你自家心內賦予它的是什么寓意?”
“自是通天金橋,度人成道,可以稱之為彼岸金橋!”
“我愿人人都能有望踏上這橋,有望長生!”
于飛當即不假思索道。
“好,有橋當有水,你可以試著熔煉一條小河或者小溪形的法器,或者是大河,或者是大江,總之,要貼合你的主旨,不斷增添景物,最終完成你的境的構造。”
“這期間沒有什么規矩,全看你自家,覺得合適了自會有感覺,旁人意見并不重要,唯獨你自己的看法不能將就。”
“境界構造之后,道域就算初步定下來了,日后主體就是你此時確定的模樣,哪怕以后能再熔煉更多事物進去,也不是核心,所以這一步一定要慎之又慎,你決定的境界以及你確定的主旨,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你將來所成福地種子的品質與屬性。”
“道域拓展至極致,就是福地之種,尋得靈機旺盛之地種下,久而久之自能開辟福地,顯化為一方空間,而福地內所有景物,每一分每一毫都將由靈機所造,因此靈機充盈與否將最終決定你的法力與前途。”
“靈機旺盛之地,這福地成形就速,短則兩三月,快則三五年,就能大致成熟,那時,借助福地由虛轉實的氣機變動,連帶福地之主的你道行提升,借此便可順理成章踏入陽神之境。”
“只是要小心,福地面積不能少于三百畝,這還得是靈機濃郁;如是靈機貧瘠之地,這個數字還要更大,或許是千畝、萬畝·······越是天地靈機旺盛、人氣充足以及地力充沛的寶地,越是容易催發,相反,需求就大,成功幾率也越低。”
“福地成熟之后,歷經多次災劫,升入虛空,獨自運轉,漸成氣候,能證福地真仙之位。”
“至于洞天日月,洞天真君之位,已經是這一門法訣目前的頂點,我如今就在這一門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