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陽子搖了搖頭,幸災樂禍地笑了:
“有后臺的還好,沒有后臺的,本身又沒啥氣運、福緣的,當場就死了大半,又稀里糊涂地自相殘殺,死了一批,最后給一個韓姓小子撿了便宜。”
“嘿,那次探索仙府,除了我,就那小子收獲最大········那種人,簡直揮霍氣運,換了一些未必用得上的東西,虧大了。”
明陽子看起來很有經驗的樣子。
“生意要想做得長久,就不可能白送,總要考慮個收回投入成本的問題。”
“花費大力氣培養出人才,總是要見到回報,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靈魂神游,確實比肉身穿梭來的便捷省力,也方便集中力量保護靈體。”
“只是這樣一來,道友你可有想過,到底要從異域獲取什么?”
明陽子指出了這個計劃最后的關鍵一環:
“既然是靈魂之旅,那么自然不能攜帶太多資源回來,尤其是實物資源。”
“你打算獲得什么?來填補這個窟窿?”
蘇素胸有成竹,道:
“一方天地從成形,到孕育文明,期間經歷漫長歲月,自然有獨到之處,人文結晶、飲食地理、人物風貌等等,類似于詩歌、音樂都很有價值。”
“當然這些對豐富文明底蘊很有作用,于我等只能當做豐富閱歷的一種歷練,真正的著力點在于本源。”
“所謂天地本源,并非值得具體的某事物,而是散入在方方面面之中,運行在萬物事理間的玄而上之源泉,乃是天地賴以維持的根本,了解了本源為何物這一點之后,就可以著手搜集了。”
蘇素對所謂天地本源的探索與思考,已經不是朝夕之功,甚至暗自比對了碧落乾天,總結了一些相對靠譜的經驗:
“盡管每一方天地,這種本源的運行形式未必相同,但大同小異,本源必然是散入無形,混合在萬物之中,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日月星宿,都在其中。”
“這本源之氣,就是天地之元,失此氣則死,存此氣則生。”
“萬物得此氣則生,失此氣則死,這本源散化為億萬氣機,運行在天地之間,并非隱遁,而是明晃晃地擺在那里,維系著每一方天地的道則。”
“換言之,哪怕是再小的物件兒,只要是出自這方天地,都帶著一份元,只是微不足道罷了。”
“知道這一點,就好辦了。”
“自外而來的靈魂,在我等保護下,附體奪舍,違反天地規則,打破天機漸變的大勢,或是逆勢而行,或是順勢推手,總之參與進入其中,攪動風云,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待上幾天,都能是的部分本源氣機變動·····畢竟這是外來者參與其中打破了原本運行融洽的氣機,自然會造成部分散逸。”
“再以秘法收集這部分本源氣機,日積月累之下,也能匯聚不少本源,以維持計劃推行。”
“這是陽謀,也互惠互利,不愁沒人愿意。”
明陽子笑著點頭,贊道:
“闖蕩天外固然有風險,但也有機緣,這世上總是不缺愿意以小博大,改變命運的人。”
“這個計劃一出,可以想見,未來的局勢變化,頓時大不相同·······必然會促進諸天萬界的交流,地星作為先行者,未來晉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