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語并沒有看檔案攤開的案件。
如果他是對方,一定會改變原本王詩雨在看的東西,借以誤導調查的人,所以攤開的案件一定是被動過的。
而且不光攤開的案件被動過,這本檔案本身應該也被動過。
莫語合上檔案,然后從第一頁開始迅速翻動,在極短的時間里他就發現了有幾處地方厚薄不均,原本的檔案頁被整齊的割掉了,手法極其高明,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這幾處被取走的檔案頁自然也是障眼法,王詩雨當時在看的檔案或者王詩雨需要的檔案可能在里面,也可能不在里面。
如果莫語花時間去調查這些檔案,就會浪費莫語的時間,進而拖延莫語的進度。
其實通過剛剛的一系列調查,莫語已經大概摸清楚了對方的狀態。
一、對方一直寄生在范一柱身上,并且千方百計要把范一柱送進白城基金會,證明對方并沒有轉移宿主的能力,而且恐怕這個宿主挑選還是隨機的。
二、莫語在調監控的時候好幾次看見被操控的‘范一柱’繞開了原岸的行進路線,在原岸在的時候他也沒有第一時間對洛二下手,證明他的能表現出的力量并不強,雖然他也可以扭曲原岸的認知,但是估計能扭曲時間并不長。
三、莫語進入范一柱潛意識之后,查閱了范一柱的記憶,大部分都是即時扭曲范一柱的認知,除了今天以外基本上沒有扭曲過其他人的認知,即使扭曲范一柱認知也只是在關鍵時刻。
這證明他不光能釋放的力量不強,而且還是有限的,這也印證了為什么范一柱被用了一次就被拋棄了,恐怕是對方寄生在范一柱身上的力量耗盡了。
由以上幾條莫語基本上可以確定,對方并沒有操縱修改過白城基金會成員的記憶和認知,也對白城基金會的運作知之甚少,也不認識白城基金會的工作人員。
這就證明莫語手上的檔案是真實的,沒有被人替換過,的確是王詩雨當時閱讀的那本。
畢竟如果對方連白城基金會怎么運作都不知道,也不認識白城基金會的人,那就沒辦法修改有關這個檔案的線索,或者把與檔案有關的人的記憶刪改掉,將錯誤的線索送給莫語。
既然這個檔案是真實的,對方對檔案做了手腳,想要誤導莫語,反而證明了這份檔案里可能存在著關鍵的線索。
莫語并不會去費心調查缺失了什么案件,他直接通訊器打電話給了原岸,
“王詩雨看的這份檔案有附件嗎,麻煩拿一份給我。”
這就是基金會內部的流程,所有關鍵文件必定會存有至少三份附件,本體第一份,云端一份,還有一份備份在長安的斷網服務器里。
有完整的檔案他還費心去找哪些部分丟失了干嘛。
“有的,我馬上讓人打印出來拿給您。”
原岸回應道。
他話音剛落,莫語就就收到了內網的消息,原岸直接先把電子檔發給了莫語。
莫語并沒有打開這份文件,而是先看向了一旁的手機。
對方似乎并不能修改電子產品,所以他直接物理摧毀了這部手機。
一個極其細微的劃痕一般的傷痕出現在手機表面,而這痕跡則是一把薄如蟬翼的金屬刀刺穿了整個手機留下的痕跡。
依靠范一柱的能力,理論上做到這一點并不難。
范一柱本人可能做不到,但是操控他的那個未知存在是能做到的。
手機內部的主板結構直接被這一刀一分為二,整個手機的外表結構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已經無法正常使用了。
對方似乎對于這種純物理的科技了解的并不夠多,有些束手無策。
但是破壞手機卻盡量保持手機完好的樣子,應該也是想讓調查人員在這部手機上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