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皆散去吧。”
說罷,他不等眾人做出反應,就化作點點光輝消失。
這突如其來一幕讓眾人稍微有些手足無措,但是很快,所有人都默契的站了起來,對著道祖剛剛站立的地方行了一禮。
不同種族的禮節并不一樣,但是無一例外,他們都在用自己最誠摯的心意,感謝這位為他們授業解惑的傳道人。
“如需離去,心中念起便可回到來時之處,今日傳道之后,因果已了,汝等日后或登階梯,或作他人階梯,皆是命運,自選其路,自擔其命,散去吧。”
一聲輕嘆響在眾人心頭,隨即緩緩飄散。
眾人皆知這是道祖給他們留下的最后一道信息,互相看了一眼這四十年來的‘同學’,并未多說話,一個個接二連三的消失。
離去的過程并無考驗,只要他們心頭念起,他們就會立刻離開這里,回到自己的原來的位置。
相對應的,他們的蒲團也會消失。
周圍的人數越來越少,很快,只剩下寥寥數人。
“道祖說要傳圣人之道,但是我好像沒聽到成為圣人的方法。”
這個問題是青鸞問的。
第一排的六人中除了青鸞和那個幸運的青衣孩童,其他四個都是強大的神話存在,幾人在這四十年里也建立了一些友誼,所以青鸞便直接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答疑時也曾有人問過道祖這個問題,但是道祖只是說‘時候到了,自會知曉。’
青鸞并不能搞懂這句話的意思。
回答她的是那個抱著長劍,自稱上清的俊秀青年,他微微笑道,
“所謂圣人之道,需要將道祖所講的知識融匯貫通,當你踏入那個境界,對世界的本質有了深入了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從這些知識中領會到成圣之法。”
一旁的明月也輕輕點頭。
青鸞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她雖然還是聽不懂,但是記下了上清的話,她對三清其實是很信任的。
她在過去幾千年,他一直都在‘先生’的庇佑下,直到道祖傳道前幾個月‘先生’離開,所以她處理事情的時候,常常都會有一種無所依靠的感覺,也因此她有時候就會下意識的詢問別人的意見。
而三清都有些像‘先生’,她心中也難免會產生一些親近感,對三清產生信任。
——
而在另一邊的角落里,身邊人都離開的差不多的太一遠遠的看了一眼正在一起談笑的六人組。
那就是這個世界最核心的存在嗎?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艷羨。
隨后,他最后看了一眼道祖曾經站立過的地方,道祖的美貌給了他極大的震撼,幾乎就是長在了他的審美點上。
雖然她此刻已然知曉道祖并沒有真實的相貌,只是照見眾生的內心,他看到的其實就是他心中想要看到的,但是他還是對那個美麗的女子有些念念不忘。
不過對于好色之徒這個定義,他其實有自己的理解。
他覺得自己并不是好色,只是恰巧有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