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的時代,交通順暢,車輛載著財富和貨物往來奔跑,于是軒轅成為了黃帝時代的代稱。
并且黃帝起家也在軒轅之丘,兩相印證,謚號軒轅。
黃帝雖死,但是他的制度卻留了下來,權力的交接并無分歧,于是順利傳到了下一位。
黃帝之后即位的是他的孫子高陽,高陽稱帝顓頊(zhuānxū),帝顓頊死后,帝位沒有傳給自己的孩子,而是傳給了自己的侄子,黃帝的曾孫高辛,高辛稱帝嚳(kù)。
帝嚳死后,他的兒子放勛即位,是為帝堯。
帝堯將帝位傳給了女婿重華,是為帝舜。
帝舜是帝顓頊的六世孫,黃帝的八世孫。
從輩分上說,帝堯是帝舜的太太爺爺,帝堯嫁給帝舜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都是帝舜的太奶奶。
自黃帝至帝舜,五位君主,共稱五帝。
黃帝其后四帝皆為黃帝血脈后人,五帝治世期間基本延續了黃帝的制度規則,雖然超凡科技逐漸消失,但是大體上保證了兩族的平穩與發展,使得兩族逐漸適應超凡科技消失后的陣痛。
而在五帝治世期間,妖族也出現了一位大妖,她出身截教,從微末起,一步步進入了五帝的統治中心,被稱為御日神女,即為羲和。
帝舜南巡崩,傳位于文命。
文命即位,是為帝禹。
帝禹,帝顓頊之孫,黃帝之玄孫,于帝堯同輩。
帝禹之時,超凡科技已經消散殆盡,他重視農耕,改革政治,調和逐漸深化的兩族矛盾,但是帝禹實力不強,統治時間很短,于東巡時駕崩。
帝禹死后,王庭陷入了短暫的內亂。帝禹之前,堯舜兩代都以賢能立嗣,帝禹本立益為嗣,但是帝禹死得太早,益并不能掌控住局面,統治權被帝禹的兒子啟奪走,從此王權回歸到父子相傳。
夏傳國數代,至桀(jié),為商湯所代。
商湯為帝嚳之子契之后,契母簡狄,為大妖玄鳥所化,與帝嚳生契。
契佐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地。
商人世代與妖族通婚,倍得妖族支持,故常有善戰之君。
商湯代夏之時,三清同時成圣。
然后就給上清整蒙了,他和玉清辛辛苦苦傳教,好不容易才能成圣,為啥太清看起來啥也沒做,這就成圣了?
于是他興沖沖的去找太清問緣由,太清彼時正在玄都幫助月尋找新的成神之道,見到上清過來,回答只有兩個字,
“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