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亞法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他不可能承認失敗,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輸了。
那些跟在他身后的祭司看了輝煌的新圣殿一眼,戀戀不舍的跟著他離去了。
他們都是舊教派的高層,即使很想進入新圣殿看看,也不可能當著莫語的面進。
“約書亞小弟,”彼拉多熱情的過來摟著莫語的肩膀,“你看你的事情也完成了,要不去總督府和老哥我喝幾杯,我那里正好有羅馬送來的佳釀,還有埃及,帕提亞,高盧的美人,個個都是身姿窈窕,熱情似火。”
彼拉多是一名‘騎士’。
騎士在羅馬帝國是一個尊貴的階層,在共和國時期,它屬于元老階層,屋大維之后,羅馬進入帝國時代,騎士又被從元老階層里剝離出來,成為一個直屬于皇帝的軍事階層。
共和國時代,行省的總督由元老院的議員選舉擔任,帝國時代,總督的任命權逐漸轉移到皇帝手上。羅馬皇帝會直接將自己屬下的騎士派遣到行省擔任總督,以增加自己對帝國的控制力。
彼拉多的祖父是凱撒的追隨者,他父親又跟隨了屋大維。兩次在政治斗爭中押對人,使得彼拉多的家族顯赫一時,彼拉多自身也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將領,深得皇帝信任,被派遣到猶太行省做總督。
只有有能力又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才能被派遣到猶太做總督。
無他,猶太地區并不是什么好地方,猶太人雖然表面上服從了羅馬,但是猶太教具有極強的組織能力和凝聚力,而且極度抗拒羅馬化,多次暴力反抗羅馬的統治。
在羅馬軍隊照看不到的地方,猶太祭司說的話比彼拉多這個總督管用。
彼拉多很喜歡新教的教義,認為新教派可以在羅馬其他地區都能傳播開來,這種包容性是舊教派所沒有的。
同樣,信奉新教派的信徒對于融入羅馬也沒有那么抗拒,所以鼓勵新教傳播是一勞永逸解決猶太地區問題的好方法。
這是他一直全力支持莫語的根本原因。
“不用了,”莫語自然知道彼拉多支持自己的原因,他搖搖頭,拒絕了彼拉多的‘好意’,“還請總督照拂一些,我這幾天想在耶路撒冷宣傳一下教義。”
“當然沒問題,約書亞小弟的是就是我的事,”彼拉多哈哈大笑,“如果那些祭司敢阻撓你,我第一個不同意。”
“那就謝謝總督了。”
莫語感謝了彼拉多一番,然后帶著猶大走入了晨光里。
直到莫語走到街道盡頭,彼拉多臉上的笑容才緩緩消退,目光冰冷。
他揮揮手,招來了附近一個羅馬官員,“盯緊他們,有任何事情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他原本以為莫語只是個偏僻地區有奇思妙想的小人物,偶然發現了新教派的教義,稍加恩惠就可以利用。
但是今天在見到莫語之后,他意識到了自己認知出了差錯。
莫語的人格魅力太強了。
新教派或許很適合羅馬的統治猶太地區,但很顯然,創造這個教派的莫語是個比羅馬更合適的統治者。
舊教派只能組織幾場不大不小的暴動,而一旦新教派傳播開來,莫語振臂一呼,整個猶太地區可能就會瞬間脫離羅馬。
更別提莫語還有神鬼莫測的超凡力量。
“這樣的偏僻地方,也能誕生如此的英雄人物啊。”
彼拉多嘆息一聲,緩緩轉過身去,他要修書一封,把猶太地區的局勢稟告給羅馬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