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
夜上海,
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
樂聲響,
歌舞升平……
悠揚的歌聲,從舞臺上身著華麗旗袍,身材曼妙的歌女口中傳出,透過麥克風,飄蕩在百樂門整個歌舞大廳中。
這首后世也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是香港1947年電影《長相思》當中的插曲,之所以會出現在1935年的百樂門,顯然就是姚杰這個未來世界來客的手筆。
只是這首歌的演唱者,卻并未改變,就是舞臺上這位,周璇。
1920年出生的周璇,如今雖然才15歲,但是早在32年就已經出過唱片,并在34年獲得上海各個電臺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第二,獲得了“金嗓子”的美譽……不過講真,看著這位高挑的身材,有致的身材,你完全無法想象對方才15歲。能夠在這個年代發育的這么好,簡直不可思議。
相比之下,只小了一歲的娜塔莎……呵呵,不提也罷。
“真沒有想到,藤真先生居然還懂樂理,能夠寫出如此悅耳的歌曲,實在是令人驚嘆啊,好歌!好歌!”二樓夾層貴賓包間內,照例一身黑馬褂的杜月笙杜老板一邊鼓掌,一邊恭維道。
“靡靡之音而已,上不了臺面。”姚杰微笑著擺擺手裝了一波道“關鍵是唱的人好。”
“藤真先生這就過謙了,人唱的好,歌寫的也好,用我國的一句老話來說,郎才女貌,放在藤真先生和周小姐身上,簡直再合適不過了!”杜老板繼續恭維道。
此時已經距離杜月笙第一次邀請姚杰過去好幾天了,而且第一次的時候,杜月笙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那就是夏國地區鏈霉素的銷售代理權。
當然并不是全權代理,而是三成。
按照規劃,亞洲的這家藥品廠,預估在原料充沛的情況下,月產量可以達到十萬支(最佳計量針劑)。
這個數字說少不少,說多其實也不多,因為鏈霉素雖然是特效藥,但并不是說你打一針,病就能好的,而是需要長期注射,一般需要用1-2周,甚至病情嚴重的,可能需要用藥長達兩月。
也就是說一個病人想要治好肺結核,少說也得用七支以上。
所以月產十萬支的數量也就一般,不過想想這個年代的生產力,也著實沒辦法要求太多。
這家藥廠是完全屬于姚杰個人的,銷售權自然也是完全由他分配。
其中三成的銷售代理權,已經給了德國在夏國的禮和洋行,三成是要給白先生的,給了以魯迅先生為代表的左聯一成,這一成比較特殊,前兩者只是銷售權,而這一成是包括所有收益的,都將作為左聯的經費,因為左聯當中不是所有的文豪都像魯迅先生這么有錢的,和小灰塵一樣窮到吃土的撲街也有不少。
剩下三成,其實姚杰原本就準備給果黨方面的,杜月笙找上門來,他也不過是順水推走而已。
當然了,這一點杜月笙是不知道的,他還以為是送禮送的好呢!
杜月笙給姚杰送了什么禮呢?其實也沒啥,就是送了個女人,也就是此時在臺上唱歌的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