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上,錯過了校車的彼得帕克看著自己的手正在發呆。
雖然校車沒停,但是剛才校車上的廣告條幅卻是黏在了他的手上,被扯了下來。
也正是這個時候,彼得發現了手上那可伸縮的,具有粘性的細小鉤刺。
這讓他意識到,自己身體的變異,恐怕并不僅局限于近視眼的改善和身體變得強壯。
只是現在不是他去考慮這個事情的時候,趕著去上學才是正經。
回想起自己剛才追校車所爆發出來的速度,以及絲毫沒有疲憊感的身體,讓他冒出了一個念頭,要不跑著去上學?
別看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它的公共交通卻可以說是極其糟糕的。
紐約地鐵雖然四通八達,但卻是全世界出了名的臟亂差,治安也是極其糟糕,幾乎都快和三哥家的火車站有的一拼。
有些美分可能會用紐約地鐵建立時間長來給自己爹洗地,可事實卻是只要去過歐洲的人就知道,英、法、德等各國的地鐵年代比紐約地鐵早的多,但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干凈整潔。
紐約的公交車倒是經濟實惠,也比較干凈,但是站點多、速度慢,路線復雜,觀光旅游坐公交車不錯,上班上學就算了。
最后就是出租車了,在紐約,這玩意兒倒是方面,數量也很多,但對于彼得·帕克這樣的窮孩子來說,它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貴。
起步價為0.2英里(321米)內2.5美元,之后每0.2英里0.4美分,停車或者低速行使每2分鐘再加0.4美分。
而帕克家距離中城中學的直線距離約為2英里,實際路線距離將近4英里。
也就是說乘坐出租車至少需要花費彼得10美元以上。
這個數字,可是彼得一周的零花錢。
可別覺的少,就這還是本·帕克將彼得視為親子比較大方的情況。
畢竟之前的家庭條件擺在那里。
而地鐵和公交車的缺陷,彼得倒是不建議的。
可惜,帕克家到學校沒有地鐵,而公交車的速度以及那復雜的顯露……還不如彼得自己跑的來的快呢。
“嘿,這位小哥,能問個路嗎?”就彼得考慮著要不要跑步去上學的時候,又是一輛豪華的紅色敞篷跑車,停在了路邊,車上一個戴著墨鏡,穿著時尚的絕美少女對正在發愣的彼得喊道。
聽到喊聲的彼得轉過頭,看到這個少女的容貌,頓時看呆了。
車上的少女擁有一頭和瑪麗·簡一樣秀麗的紅發。
不,是遠比瑪麗·簡更為秀麗的紅發。
作為鄰居,再加上常年的關注和暗戀,彼得非常清楚,瑪麗·簡的紅發其實并不存粹,而是紅色和褐色混雜,發質也很一般,畢竟瑪麗·簡的家庭條件比帕克家還要糟糕,父親更是個酗酒的混混,所以瑪麗·簡可沒有太多的資金給自己保養,也就是底子還算可以,使得她在同學之中顯得比較出眾。
而眼前車上的少女就不一樣了,頭上的紅發鮮艷靚麗,沒有絲毫的雜色,極其柔順。
相貌身段更是徹底碾壓平民出身的瑪麗·簡。
和彼得昨天見到的那個名叫娜塔莎的新生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