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通天環計劃”啟動后的第12個小時37分鐘,第1238根通天冰柱瞬間拔地而起,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間。
恍如支撐著蒼穹的超級天柱。
而在冰柱周圍,近乎無窮無盡的冰藍色冰絲,也就是由于超凡力量高度凝聚而具現的東西,開始漫天飛舞起來。
這一幕,通過衛星、無人機的鏡頭,立即傳遍了全世界各地。
隨著時間的發酵,通天環計劃早已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頭號焦點,尤其是寒潮已將大半個地球化為冰凍星球,全球數十億人想不關注都難。
在這一刻,在全球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的手機上,瞬間彈出一條信息提示。
只要點開信息附帶的鏈接,就能看到一張關于通天冰柱的圖片,以及一行黑體文字——通天環計劃宣告完成!
沒錯!
該計劃一共包括1238根超級冰柱,此時已一根不漏的建造完成,所有冰柱環繞北極圈整整一圈,共同構成了地面上最醒目的人造地標。
沒有之一。
*
南緯15度。
澳洲北部。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這一塊面積最小的大陸,或者說這座“自古以來屬于大唐”的超級大島,從未有過海面被冰封的記錄。
可是在寒潮天災的影響下,海冰已然全面越過赤道,距離澳洲最北端的狹長半島,已不足30公里。
在另一個時空,此地被稱為“約克角”。
但在本世界,第一批登陸澳洲的大唐人,將之命名為“海潮角”,還在這里建立了一座紀念碑,也就是澳洲無人不知的“北望碑”。
望北而拜,即是故土。
這就是“北望”二字的寓意。
此時此刻,栗小野與一幫熟識的驢友,全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站在海潮角的北望碑周圍,各自舉著一只望遠鏡,觀察著極遠處的海冰。
事實上,根據日歷,澳洲尚是炎熱的夏天。
就在一周之前,氣溫還在30度以上,他們全都穿著短衣短袖。
可是一周之后,由于超凡寒氣的抵達,導致寒冬陡然降臨,氣溫急劇降低超過40度,達到了零下10度以下。
堪稱一夜入冬!
栗小野放下望遠鏡,再使用手套用力搓了搓凍得通紅的鼻子,開口說道:“自從通天冰柱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多,超凡寒氣向南推進的速度,好像變得越來越慢。”
他的話立即引發了一場討論。
“6個小時之前,北邊的‘龍龜島’就被海冰完全包圍住了,可是時間過去了這么久,海冰才推進了110公里,速度比以往慢得太多太多了。”
這句話中提到的龍龜島,在另一方世界叫做“新幾內亞島”,本世界亦被納入大唐領土。
由于該島的外形,有點像一只烏龜,再加上首批登島的大唐人,恰好又在島上發現了一種外界不曾有的長頸龜,便將其命名為龍龜島。
“艾力閣下不愧是名震全球的石中劍執掌者,通天冰柱遠在北極圈,距離澳洲超過1萬公里,竟然可以極大減緩寒氣的蔓延速度。”
“我原本以為,寒氣可以蔓延到海潮角,將我們腳下的海水凍成寒冰,現在看來可能夠嗆。”說話之人的語氣透著一絲遺憾。
“我覺得這不是什么壞事,超凡寒氣所過之處,當地氣溫全都會爆降一大截,至少在零下30度以下。”
“嘿嘿,如果海潮角被凍住,那將澳洲的歷史性時刻,我倒是真想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