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生活,實在是太享受了。
感覺與自己現實中的生活相比,還是有些差距過大了。
熏兒躺在溫泉里面,感覺自己現在經歷的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實,同時又有點兒享受現在自己的生活。
自己終于從活著,變成了生活。
而且在之后的幾天,幾人也是享受著在迪拜的生活,知道張偉準備離開的前夕,幾人基本上才逛完迪拜那些比較出名的建筑。
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傳說中的迪拜文化博物館,是迪拜少數幾個提供當地歷史文物的景點之一,前身是Al-Faheidi堡壘。
其實張偉之所以會去這里也就是因為這個前身,是個堡壘,張偉對于堡壘這樣的東西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畢竟這個東西一直都聽說,但是就是不知道怎樣的建筑是真正的堡壘。
并且這座博物館的前身還不僅僅是堡壘,還曾是皇宮,要塞,以及海防的古堡,是迪拜最古老的建筑物。
當堡壘,要塞這些詞語同時出現的時候,對于男人的吸引力無疑是致命的。
而且這次的旅程也沒有令幾人失望,當走進博物館的時候,就像進入時光隧道一樣,從博物館的露天展覽,可看到古阿拉伯人以前的住屋模式。
包含最早期的風塔,室內展區部分位于在古堡底層,是一個仿古市集,展現阿拉伯傳統風貌的藝術館,其中包括已有3-4千年歷史的古墓銅器,值得慢慢欣賞。
而這座建筑不僅僅是一個建筑博物館,同時也是一個奇妙的軍事博物館。
在迪拜博物館的大院里,陳列著一艘舊時保留下來的大帆船,如今它已經成為了博物館的象征。而門口還有許多大炮小炮,便是當年迪拜的守衛軍的武器軍備。
這里也是張偉最喜歡的部分,真的就和那種軍事城堡一樣。
看著這里面擺的這些物件,張偉的腦海里面甚至都在想象,這些武器用于戰斗應該是怎樣的場景。
在迪拜博物館院內的一個漆黑的房間里,是采用投影的形式,播放的阿拉伯人過去的生活場景,再現了石油時代之前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和民族風情。
而迪拜博物館另一個大房間,則是陳列的海洋生物以及當年阿拉伯人在水下采集珍珠的活動,不僅有塑像,甚至陳列了有珍珠商人曾經使用過的確定珍珠重量和大小的稱和尺。
以及過濾珍珠用的篩子,把阿拉伯人沙漠和航海生活完整地再現游客面前。
到了迪拜博物館地下通道內,便呈現出了貝多因人的世界。
所有的雕塑都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年阿拉伯人的祖先貝多因人的生活。
男人們勞累了一天,抽著水煙聊著天,而女人們支火做飯,善盡天職;小孩子在街道上嬉戲追逐,這位在街邊蹲著發大呆。
旁邊的建筑則再現了當年的市集,賣布匹的、賣香料、制作手工藝品的,制作銀器的,打鐵的,其中有一個補鍋修盆的商店主,是用透視的立體投影,有聲有色,跟真人在里面活動一樣。
而迎面出現的一頭駱駝,會讓你以為真的在這地下碰上了“沙漠之舟”,駱駝以及旁邊圍著沙漠篝火談笑風生的塑像,都栩栩如生,再現了當年貝多因人在沙漠放牧,夜晚圍火夜話的場景。
整個迪拜博物館將海灣景致、傳統阿拉伯住宅、清真寺、集市、古老的花園、沙漠和航海生活完整地再現游客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