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底層,也是數量最多的便是尋常百姓,被稱作“芥民”,是數量最多,地位最低下的民眾。
他們從事著在佛國之中最為低賤的職業,比如種田、織布、工匠等工作,保證著佛國中絕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所需,他們自己卻過著最為貧困的生活。
對此,佛國的“芥民”們無怨無悔。
因為,在佛國的世界觀認知里,這一世成為“芥民”都是前世作惡報應。
這一世的低賤與困苦,就是為了償還前世的罪孽。
雖然作為芥民他們連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的資格都沒有,但從小他們就被灌輸著這樣的思想,于是就安于貧困下去。
作為“芥民”他們唯一可能改變生活的希望只有一個。
那就是獲得佛陀、菩薩、羅漢等“正果”者的注視,讓這些正果者以佛法洗清他們前世的罪孽。
只有這樣,他們在這一世才能躍升到上一個層次。
成為所謂的“平民”,就擁有了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金錢的權利,受到侵害也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而且“平民”還可以用極其低廉的價格購買到“芥民”生產的各種東西,甚至購買“芥民”本身。
當然,這在佛國不叫購買奴隸,而被認為是在幫助“芥民”償還前世的罪孽,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
平民的權力里有一點至關重要,這個層次的佛國之人擁有供養“正果者”的資格。
所謂“供養”就是將佛陀、菩薩、羅漢等正果者請回自己家中,將自己家中絕大部分的餐食供奉給他們。
并每日焚香侍奉,無微不至。
若是遇到修歡喜道的“正果者”,還要將自己的妻子、女兒、姊妹、甚至母親都供養給正果者,幫助他們修行。
長此以往,就有些許機會得到正果者的青睞,會被正果者賜予佛經。
一旦被賜予佛經,就不再是普通的平民了,將會成為“居士”,在佛國之中這是指尚未獲得出家修行資格的僧人。
居士擁有特權,可以不事生產,可以無償從“芥民”那里獲得生活所需,可隨意享用任何“平民”所擁有的一切。
如果是被菩薩甚至佛陀賜經的居士,還可以不遵守法律,除了給他們賜經的佛陀或者菩薩,沒有誰能夠懲罰他們。
再往上就是真正獲得了出家修行資格的僧人,他們會被佛陀、菩薩、羅漢等正果者傳授修行之法,擁有一定程度的法力,初步脫離了凡人的群體。
僧人的權力極大,可以任免國王,可以享受佛國人間所存在的一切,堪稱是行走在人間的佛陀、菩薩。
到了這樣的層次,已經可以不遵守任何法律了。
因為在佛國的社會觀念里,僧人是大德高尚之人,絕對不會犯錯。
如果僧人的行為與法律規定相矛盾,那必定是法律的制定出現了錯誤,出現了漏洞。
需要及時修正。
并且還要將當初制定法律的人找出來,貶入輪回,轉世為“芥民”贖罪。
僧人修成正果,就是佛國的最上層,也就是金剛、羅漢、菩薩、佛陀這樣的“正果者”。
他們是佛國秩序規則的制定者,也是維護者,是至高無上,不容置疑的存在。
他們接受著整個佛國的供養。
整個佛國,億萬萬百姓,無論是“芥民”還是“草民”,都是為了給他們供養而存在的。
在佛門看來,這樣的社會結構極其嚴謹,且極其穩固。
一切的層次躍遷都需要經過最上層的正果者首肯,從而就避免了任何意外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