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到來的在民間就沒什么名氣了,這是一個看起來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體型微胖,看起來十分的壯實,自稱“番天道人”,是廣成天尊的弟子,此來長安是代師尊先行。
第四個來的是碧霄仙子,代紫微帝君前來道賀。
其實,她自身也是一位分量集中的大能,早入太乙真流,當年封神之戰時也曾大放異彩,只是后來身死道消,入了封神榜,修為境界不進反退。
第四個到來的……
……
……
直到五月初四的這天,每天都有數位仙神到來,或是以自己的身份來道賀,或是代人先行。
短短數日之間,長安城里就聚集起了數十位仙神。
龐大的靈機道韻讓長安城內的天地元氣暴漲,法則道韻也變得愈發清晰,在天空上都凝聚成了一大片猶如華蓋一般的祥云。
這讓長安城的百姓愈發相信,這場祭禮必將會成為大唐進一步興盛的開端。
于是,節日的氛圍更加濃重,百姓們也更加興奮。
所有人都期待著五月初五那一天的到來。
……
五月初四的這一天。
長安城春明門外,來了一個游方道士。
他衣衫襤褸,皮膚黝黑,嘴唇干裂,頭發干枯,顯然是經受了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頗為狼狽,走到這里的時候,都已經快暈倒了。
這個時候的長安正處于節日到來的極致歡慶時刻,如何能容許這樣的人出現?
于是,這游方道士一出現,立刻就有許多百姓站出來主動幫助他。
有的人送衣服,有的送吃的,有的送吃的,盡力讓這個游方道士恢復過來。
在淳樸的百姓們看來,只要這個游方道士恢復了正常,就不會影響節日的歡慶氛圍了。
不過,住在長安西市的梅鴻卻并不這樣認為。
他自小就沒有了父母,是個無家可歸的孤兒,一直四處漂泊,居無定所。
幸好趕上了大唐武道普及的好時代。
今年十八歲的他已經是三品武者,靠著這些年積攢的一些積蓄,在長安西市買了一個小院子,當做安身立命之所。
一個人必須要有住的地方,才能算是真正安定下來——這是梅鴻的人生理念。
因此,在他看來,就算這個游方道士有吃有穿,也并不是完全正常,還要給這個道士一個住的地方才行。
于是,梅鴻把這個游方道士領回了家,準備安排他住在一間客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