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眉開眼笑的接過自行車就告辭了,臨走的時候還囑咐賈浩云明天晚上到劉家去吃席。
這車他劉家可不能白借,事后也得把車擦干凈給還回來。
賈母是個傳統的女人,沒嫁人的時候聽父母的,嫁了聽丈夫的,丈夫沒了就聽兒子的。
所以說賈浩云很大方的把自行車借走她也不會說什么。
她只是單純的明白在外人面前要給兒子留面子,再說兒子和街道主任處好關系,對他們家來說可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官府”有人好辦事的道理她還是明白的。
第二天,賈浩云早早的起床,因為沒自行車了,他要步行去單位,所以早起了一會。
自從上班以后,他就沒有叫賈母給他做早點了,主要是他走的早,怕賈母太累。
可不要看做飯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在這個時候要提前生火,他走的早,賈母就得更早起來。
換了個糧油店,還是多買了一些燒餅,在路上邊吃邊走。
要不然到單位又會顯得自己特殊了。
不是賈浩云小氣,不給師姐師兄吃,主要是這行為太惹眼了。
他這幾天就已經很惹眼了,做人不能太另類,要低調。
去了單位依舊是那些工作,今天主要和師姐學習修車,三個人在修車間呆了一天。
師姐也是為了這幾天的考核做準備,順便教授一些修車技能。
賈浩云的修車天賦再次讓白艷慧師姐驚嘆,許多東西,各個零件基本上告訴他一次就記住了。
這讓已經學習了兩個多月的項國安汗顏不已,打擊的他自信心都沒有了。
開車是這樣,修車也這樣,還讓不讓人活了。
他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太笨了,因此在中午休息的時候,他還悄悄的去問了問別的學徒工學習的情況。
得知在同期學徒工中他還是拔尖的,才找回一點點的自信。
不過看到賈浩云有些東西都能上手了,就又被打擊了。
自己不斷地安慰自己,賈浩云不是一般人,他不是一般人。
項國安你也是最好的,你也是最好的。
他不斷的嘟囔著,賈浩云還以為他是因為沒追到師姐給自己打氣來著。
很快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賈浩云開開心心的回家,今天可是沾了自行車的光要去劉家吃席的。
這還是他第一次吃席呢,就是在原主的記憶中也沒有吃過席,他特別的好奇。
這個時代辦席都在晚上,講究的是“革命夫妻”都沒有婚假。
不過劉家娶的媳婦是農村的,劉家兒子還是請了個假,把自行車好好的給擦了一遍,就出發去接新娘子了。
他特別感謝街道王主任,更加感謝借給他自行車的賈浩云。
雖然他沒見過賈浩云,但他明白借自行車去農村接媳婦,借車人都是不愿意的。
這樣對自行車的損傷是很大的。
其實自行車很結實,沒這么矯情,但這個時候的人太愛惜自行車了,都會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