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用罷,五人動身北上,經綿陽廣元直入漢中。
蜀道難行,五人的速度不快,途中遇到茶館酒肆便停歇下來,一邊休息一邊探聽消息,直到月底方才抵達漢中。
漢中有朝廷的三萬大軍駐扎,名義上歸西川宣撫使程松統領。
程松是文官,沒什么本事,所以只是名義上的領導,跟監軍一個性質。
如今的西軍的實際領導人,乃是曾經和岳飛齊名的南宋名將吳璘之孫,吳曦。
吳家乃是蜀地的大族,靖康之后,吳玠、吳璘兄弟在蜀地抵擋金國大軍,身先士卒,力保蜀地不失,史稱“微(吳)玠身當其沖,無蜀久矣”。
之后吳玠汰冗員、節浮費,廣設屯田、修復廢堰,與胡世將創轉船折運法,使糧儲充足,蜀地大治。吳玠死后,被追封為涪王以表齊功績。
他的弟弟吳璘鎮守蜀地,屢次抵御金國大軍,死后被追封為信王。
以宋朝皇帝對武官的提防,吳家兄弟還可以統兵鎮守蜀地,足見吳家兄弟的忠義與能力。
吳家兩代在蜀地經營,門生故舊無數,兵多將廣,如今北伐之際,韓侂胄將吳璘的孫子,慶元六年,因修陵有功,官拜太尉的吳曦派往蜀地,統領大軍,指揮西軍北伐。
如今吳曦帶領六萬大軍駐守在興元府以西的河池一代。
得知吳曦不在漢中,柯鎮惡五人可沒心思去見一個不懂打戰的文官,于是又向西,往河池而去。
路上遇到一只人數約兩千人左右的宋軍,也向西行軍,速度不快,但看裝備頗為精良,當是蜀地主力無疑。
五人便悄悄跟在后面。
黃昏十分,這隊官兵扎營做飯,五人便鉆進山林獵殺了一只獐子烤了,夜里,柯鎮惡潛入營中,探聽情報。
以他的輕功,自然不會被巡邏的士兵發現,反倒是發現了另一名黑衣人暗中窺探著帥帳。
帥帳里,一名文士打扮的人立于帳中,對主座上一人匯報道:“吳曦一直按兵不動,韓相已經連發數封詔令,令其進兵,他都視若無睹,恐怕就算大人親往督促,也未必有什么結果。”
主座之人道:“我程松受皇命,為西路軍主帥,督促進兵本就是我的職責,他吳曦在川蜀根深蒂固,可以不尊命令,我卻只能依靠朝廷的支持,不得不依令而行!”
那文士又道:“明日就能到益昌,距離河池大營不足百里,不如就在那里休整,大人以上官的身份令吳曦來此會面,暗中派人將他軟禁,之后再以他的名義督促他手下兵將東出陳倉,直撲京兆府!”
程松道:“你這法子倒是可以一試。”
二人又商討了一些細節,之后那文士便出帳開始布置。
柯鎮惡這才知道,原來統帥這兩千多人的竟然就是這次西路軍名義上的統帥程松,不過聽他們言談,居然是要使手段,軟禁吳曦,奪取兵權,進而出兵。
武官按兵不動,反而要文官采用陰謀手段迫使他出兵,這南宋的文武大臣還真讓人捉摸不透。
柯鎮惡想不通其中的緣由,便索性不想。
帳中的談話結束,另一名躲在暗中窺視的家伙也悄悄地溜出了大營。
柯鎮惡怕他是金人的探子,于是偷偷跟上。
那人身手頗為輕快,出了大營便沿著山路往西跑,直跑了兩個多時辰,這才轉走官道,不一會兒便到一座城池之外。
柯鎮惡看城頭文字,才知道,這竟是此行的目的地,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