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蘅所說的這些,柯鎮惡自然是知道的。
甚至看過射雕的他,更是知道扎木合就是設計襲殺鐵木真的元兇之一。
只是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得柯鎮惡并沒有當真將扎木合放到與鐵木真同樣的高度。
但經過馮蘅剛才的強調,柯鎮惡將事情的前后因果重新梳理了一遍,結合前世電視中的記憶,這才猛然驚覺這扎木合的厲害之處。
其實論能力,扎木合并不在鐵木真之下。
論軍事能力,他也是正面擊敗過鐵木真的,而且被草原諸部共同推舉為古爾汗。
古爾汗即“諸汗之汗”的意思,是草原蒙古人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這也能看出這個時代草原人對于扎木合的認可。
鐵木真與扎木合從小便是志同道合的安達,都有一統草原的雄心,而且在這條道路上,他比鐵木真還要快了那么一步。
然而,比起鐵木真他還差了一些機緣,在他威名最盛的時候,王罕正直盛年,又有金國在背后支持。
金國怎么可能愿意看到統一的蒙古。
與此同時,草原各部的大汗也不愿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勢。
你扎木合做盟主可以,但是想要凌駕于他們之上,插手他們內部的事情,想都別想。
因此更早一步取得草原霸主地位的人,卻恰恰因為這個早字,而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這就有點像秦末的楚漢之爭。
項羽更早一步取得了霸主的優勢,但是卻被后來者劉邦摘了桃子。
不過鐵木真比起劉邦來,更加能征善戰,這又與項羽很像,扎木合比起項羽卻少了三分英雄氣,卻多了三分隱忍,反倒又有了幾分劉邦的氣質。
項羽失敗之后,不肯過江東,自刎而死。
扎木合卻委曲求全,再次投入王罕麾下,默默恢復元氣。
事實上,鐵木真和扎木合其實是同一類人,無論是誰統一了草原都是有可能的。
而與楚漢之爭雙雄并列不同的是,這場草原統一戰爭中,除了想要一統草原的雙雄之外,還有一個被金人支持的王罕。
若是沒有金人暗中的分裂之舉,或許扎木合早就完成統一草原的壯舉了。
失敗過一次的扎木合也是深刻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也學著當初的鐵木真,利用金人的忌憚,來發展自己,制衡鐵木真。
又利用桑昆與鐵木真的矛盾,先是暗中與桑昆勾結殺死了鐵木真,之后又在鐵木真兒子的復仇時,暗中殺死王罕。
可憐桑昆還被蒙在鼓里,以為扎木合是自己的伙伴,舉部來投。
面對著徹底收服克烈部的機會,他又果斷的用克烈部的財貨與桑昆的人頭,徹底激化了術赤和察合臺兄弟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