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唐末的時候被吐蕃把持,到了北宋,吐藩族“角廝羅”政權以青唐城(今西寧)為中心,在河、湟、洮地區建立了以吐蕃為主體的宗咯地方政權,臣屬于宋。徽宗初,角廝羅政權勢力日衰,宋軍遂進占河湟地區。崇寧三年宋改鄯州為西寧州,北宋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區。
之后,在柯鎮惡的介入下,南宋占據了關中,切斷了金國向西的觸手,河湟地區便成為了金國的一塊飛地,需要借道西夏才能到達,成了名義上的領地。
南宋安定關中,逐步向西蠶食,與西夏多有摩擦,這西寧一代的歸屬尚為確定,成為了三不管地帶。
柯鎮惡以白駝山的名義,把持了西寧城周邊的商路關卡,使得貿易通暢,西夏見不是大宋軍方出手,便睜一只眼閉一只,馮蘅對南宋官員亮出柯鎮惡安西伯的身份,南宋的官員自然也跟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有一條通暢的商路,他們也能夠撈取不少商稅,有政績便能升官,他們自然也是樂見其成。
馮蘅還乘機以馬匹換取了大量的甲胄武器,裝備出了一支重甲步兵和一支重甲騎兵。
不過南宋對這一方面的把控還是比較嚴格的,所以四年時光,馮蘅也不過裝備了一千五百重甲步兵,一千重甲騎兵。
再多的話,宋寧宗又該坐立不安了。
柯鎮惡雖然沒有割據一方稱王稱霸,但他維持了青唐道的商路,剿滅了境內的匪患,境內牧民商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白駝山的確已經成為了一方勢力。
若是蒙古人躲了西夏,下一步是攻打金國還是攻打宋國,恐怕都不會,估計他們會直接占據西寧城,進而把青海徹底納入到蒙古版圖,成為他們麾下的牧場。
所以馮蘅說的話,未必就是危言聳聽。
柯鎮惡也覺得很有道理,便道:“若真是如此,咱們該怎么辦?”
馮蘅道:“咱們白駝山現在又一萬人馬,爭霸天下那是不可能的,在亂世中維持一方商路倒是勉強夠用,但一旦蒙古有心入侵,咱們也是無能為力。”
柯鎮惡道:“怎么無能為力,咱們是江湖中人,他們要敢大軍殺來,我就讓他們群龍無首!”
馮蘅搖頭道:“我只道你厲害,我相公天下第一無人能敵,不過草原部落跟宋金朝廷不一樣,他們往大漠一鉆,耗個三五年,你能抓到人才怪,就算他們不躲,十萬大軍一個沖鋒,你又能擋住幾個,到時候咱們的人馬被屠戮一空,咱們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柯鎮惡也明白這個道理,蒙古騎兵與天山盜那些散兵游勇烏合之眾肯定是不一樣的。
當初赫連博格五百騎兵都能突破自己的堵截,差一點沖破了車陣,換做五千、五萬,自己肯定是望塵莫及的,就算事后殺了對方的首領,那也是沒有用的。
當初它能夠刺殺仆散揆成功,一方面是占了突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金兵有所顧及,不敢一開始就用上箭雨覆蓋攻擊。
饒是這樣,他也差點一命嗚呼,事實上若不是洪七公等丐幫弟子救援及時,他早就身首分離了。
若是面對更加善戰的蒙古騎兵,柯鎮惡沒把握做得更好。
“所以你就別再賣關子了,若真是到了那個地步,咱們該怎么辦?”柯鎮惡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夢里他都當皇帝了,也沒遇到過這些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