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張阿生已經將麾下大半重甲步兵,以及全部重甲騎兵都屯駐在了海東,只在西寧留下兩百重步兵當作威懾。
之前西寧名義上還是西夏國土,白駝山雖然控制了稅收,但并沒有實際掌控城內外事務。
如今經過去年一場大仗,這座城市的頑固派都被蒙古鐵騎霍霍了。
柯鎮惡他們又俘虜了七八千西夏兵,全都被收繳的兵器,被勒令修繕城池。
等柯鎮惡一行再度抵達西寧時,西寧城已經被重新規劃了一遍,大的框架已經重新奠定,城內治安衛生等狀況已經煥然一新。
先前逃進山中躲避的居民已經陸續還鄉,也在柯蓉兒的手段之下,重新安定下來。
說起來,馮蘅臨走前為了防止女兒胡鬧,讓她利用自己數學物理知識改進織機。
但柯蓉兒本就不愛做女紅,哪里能靜得下心來研究改良這些紡織手段。
哲別雖然是名義上的青海之主,但他自認是柯鎮惡的仆人,自然不會強加約束柯蓉兒。
張阿生雖然是長輩,但他是個鐵憨憨,根本沒法跟柯蓉兒比心眼。
韓小瑩倒是能管一管她,但是她自己手上也有一大堆事情,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
柯蓉兒就說自己懶的做織機,但是可以幫忙分擔西寧事務。
韓小瑩無奈之下,也只好同意。
于是柯蓉兒便成了西寧城實際上的掌權者。
她之前被西夏軍兵困在西夏國度,后來又被蒙古兵圍在山上差點死掉,所以對這兩國軍兵都沒好感,那些俘虜落到她的手里,她自然不會手軟。
重活累活都分派出去,一點不留余地的壓榨他們勞動力。
西夏兵都是先后被擊破了膽氣的,絲毫不敢反抗。
蒙古俘虜倒是有些血性,差點爆發了亂子,好在哲別發覺情況不對,將這差不多兩千蒙古俘虜全都接到了兵營,當作馬前卒,去攻略青海附近的其他游牧部落。
這些蒙古人脫離了柯蓉兒的殘酷壓迫,對哲別十分感激,對他唯命是從,寒冬臘月,踩著積雪攻打一個個部落。
這本也是他們最擅長做的事情。
所以開春之后,青海大部分的游牧部落都已經臣服在哲別的麾下。
哲別便在這些部落中抽調青壯,又拉出一萬部隊出來。
不過這一萬部隊雖然都是騎兵,但是裝備、戰斗意識,都十分低下,加在一起都不是那兩千蒙古俘虜兵的對手。
如今哲別實際掌控的部隊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是這六年下來,柯鎮惡在白駝山組建的一萬輕騎兵,陣容嚴整,紀律嚴明,但是只經歷過一些小規模的戰斗,真正的大軍團戰斗力如何還有待商榷。至少在同等數量裝備下,是不敵那兩千蒙古俘虜軍的。
戰斗素養最高的當然就是這兩千蒙古俘虜兵,不過因為熟練不足,又沒有英明統帥,所以不是那八千輕騎的對手,綜合戰力排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