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到楊妙真的話,不由變了臉色。
此刻殿中,聚集的都是明教高層。
明教自上次事件之后,派中結構調整,原本地位平等的十幾位護法被拆分成了法王、散人、舵主三類。
伐金之戰開始后沒有多久,原定的北路軍統帥,神雷王郭方便被金國招募的遼東高手梁子翁刺殺。
柯崇云臨危受命執掌北路大軍,由他以圣子身份代掌的功德王便交給了五行旗中的烈火旗接任,負責后續教化。
而郭方的神雷王之職,便由五散人之一的流云散人李文淑接任。
而散人本是負責監察,地位雖高,但實為閑職,人數并非固定,所以倒也不急著安排人手補足五散人之數。
后來光明左使夏全擅殺右使范倜溫,之后又被柯崇云處決,右使的位置便由平等王張三槍升任,空出的平等王的位置便由同樣出身七俠派的陸冠英接任。
而光明左使的位置楊妙真是有意交給楊康的,只是楊康是全真弟子,又一直呆在中都安撫人心,所以這個位置便暫時空缺了下來。
眼下明教正負教主、四大護教法王,四散人,七舵主,外加一個圣子和一個光明右使,全都在此大殿之中
其中除了副教主全金發、新任功德王柯豪、和新任平等王陸冠英之外,以及柯崇云這個光明圣子之外,其余人都明教舊人。
楊妙真此刻所說言語,其說話的語氣,看在眾人眼中,怎么看都是在質問。
加上如今金國皇城已破,金兵主力已滅,中原之地眼見平定,明教大勢已成。
眾人均想,怕不是教主忌憚柯崇云功高震主,在行敲打之事了。
明教元老一派大多對此是樂見其成,畢竟摘桃子的時間到了,分桃子的人越少,每個人分得自然越多。
不過柯崇云可不單單是明教圣子,更是七俠派掌門柯鎮惡的兒子,而要對付柯崇云,必然無法繞過七俠派這一關。
所以這般明教元老一派大多把目光看向了全金發,想看看這個柯鎮惡的結拜兄弟在面對妻子和義兄之子的矛盾時,會怎么自處。
然而結果注定要讓他們失望了。
因為全金發此時抬頭望著宮殿頂上那雕龍畫鳳的房梁,似乎對楊妙真的話充耳不聞一般。
而柯豪、陸冠英二人卻皺起了眉頭,心中也生出了幾分不滿,但一時卻也不好發作。
大殿中一片安靜,落針可聞。
柯崇云本以為這次大戰能夠避免,卻因為自己錯判了完顏守緒的意圖,導致這一戰突兀開啟,使得手下損兵折將,因此心情郁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