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柯鎮惡便是那種從學渣過來的作者。
他沒有那么強的創造力,為了補全其中的關鍵,他參考了當初在大宋皇宮里看到的回陽派部分心法、龍象般若功的一些內容,最后在《九陽神功》的啟發下,才最終成書,所以講述的比較繁雜,但容易理解,未必比原版差,有些地方甚至猶有過之。
不過這翻道理,柯鎮惡可不會說出來,會心一笑而已。
黃藥師對一燈大師口譯的經文頗為贊譽,將幾處難明之處點出,眾人一番探討,各有所得。
柯鎮惡與眾人探討一陣,忽然想起什么,對朱聰道:“你叫弟妹和裘幫主一起出來參詳吧!”
朱聰嘆了口氣,裘千尺這兩天對他都沒好臉色,讓他有些心煩,不過還是硬著頭皮回到帳篷,去請裘千仞二人。
裘千仞被老頑童攻破心防,又見到自己與柯鎮惡的差距,心若死灰,這一整天都沒出帳篷。
朱聰好說歹說,才將二人勸了出來。
日落日升,日升日落。
眾人各自揣摩,不時議論,無論是《九陰真經》還是《九陽神功》都被大家反復探討,各人又各自發表自己對武學的見解。
遇到理念不同的地方,便又下場切磋,黃藥師、洪七公、老頑童、楊妙真、朱聰、張阿生等人也都有出手,大家點到即止,收獲頗豐。
這一番論戰一直持續了四五天,連同前面兩天,共計七日,與上一次華山論劍時間相當。
不過與前一次論劍,五絕獨角戲不同,這次便連武功低微的柯蓉兒也都有出手。
明教的數位舵主法王也與一燈大師以及黃藥師門下弟子打過幾場。
到了第七日中午,山上所有人的武功都展露了一番。
論及頂尖高手,柯鎮惡自是天下第一,一燈大師位列第二,老頑童這幾日進步最大,雙手互博使將出來,讓黃藥師洪七公二人也都頭疼無比,只是功力還差了一燈大師一籌。
洪七公得觀《九陽神功》,收獲也十分巨大,只是功力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戰力增加并不顯著。
黃藥師與他相差仿佛。
裘千仞雖被請出來一同參詳武功,但他心灰意懶,所得反而最少。
楊妙真與以上諸人相比,年紀小了一輪,且自身功夫尚為圓滿,不過以女流之身,與眾人周旋,占著乾坤大挪移四兩撥千斤之法,也未落下太多,除了柯鎮惡之外,和其余幾人都能斗上五六百招。若是放在二十五年前,未必會比當年的五絕差了。
柯崇云身負重任,提前幾日下山,便不多說。
張阿生八層《龍象般若功》加上柯鎮惡特地替他設計的剛拳散手,除了頂尖的幾人,無人能夠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