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此,對于別人是否會先一步自己推出武俠影視作品,陸柯半點不擔心。
“武術指導?”
徐冉冉從沒聽過這個詞語,奇怪問道:“那是什么?”
陸柯便把武術指導的作用跟她講解一遍。
“原來如此!”
聽完陸柯的解釋,徐冉冉恍然,拍手道:“也就是說,除了你之外,別人根本就不知道武俠片要怎么拍?”
“對。”
陸柯點點頭:“武俠片可不是說把玄幻小說弄得低配一些就成了,這是一個非常縝密的系統工程。”
徐冉冉這才終于釋然。
……
幾天之后,徐冉冉對《射雕》能否打敗其余跟風武俠小說的最后一絲疑慮也終于被打消。
因為緣起文學網上,那些跟風陸柯的武俠小說幾乎全都遭遇了口碑下滑。
而他們口碑下滑的理由也幾乎一樣——
這些武俠小說根本沒有《射雕》的武俠味!
“這是什么啊,這也叫武俠小說?除了主角的武器從神器變成了普通刀劍之外,哪里是武俠了?”
“不是,武俠小說不是武力值低就叫武俠的!”
“拜托你去多看看陸神的《射雕》行嗎?抄作業都抄不對!”
“你這寫的不叫武俠啊。”
“沒有武俠那味,感覺還是玄幻小說的套路。”
看著諸多網友的留言,這些作者們也傻眼了,自己明明把武力值降低了,也寫了各種門派了,怎么你們還這么挑?
最關鍵的是,你們所說的武俠味到底是什么啊?
面對這些作者的反問,讀者們也愣住了,因為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知道這些武俠小說沒有《射雕英雄傳》的那種味道。
有人把這個問題拋給了陸柯。
陸柯沒有藏私,在一次粉絲群直播的時候直接把答案說了出來:
“因為我寫的武俠小說是以俠為主,武為輔,但其他人和我恰恰相反,他們是以武為主,俠的方面卻很少看到。”
面對這個回答,所有人這才恍然。
原來武俠小說是要以俠為主的。
但明白歸明白,可要讓他們寫出俠的味道,卻難了。
因為寫俠,意味著要寫人,要刻畫人物形象,這對于絕大多數的網絡作家來說可不是一件易事。
……
有了其他武俠小說這波‘來自同行的襯托’,《射雕英雄傳》的聲勢愈發盛大。
尤其隨著《射雕》情節慢慢展開,在陸柯細致筆觸的描寫之下,一個栩栩如生,仿佛根植在所有觀眾dna中的武俠夢,終于被徹底點燃了。
網絡上,時不時就會見到‘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蛤蟆功’等武功名稱出現;
一些網友的名稱也改為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類似的名字;
東海海濱原本有一個除了當地人幾乎無人知曉的普通小島,可因為名稱叫做‘桃花島’,于是一夜之間就變成了許多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包括原本幾乎無人問津的全真教,近些日也突然增加了許多游客,他們想要看看現實中的王重陽,和小說中勇奪華山論劍第一的‘中神通’王重陽到底有什么區別……
……
就在《射雕英雄傳》的熱度一天高于一天的時候,陸柯接到了吳昱明的電話。
“陸柯,新綜藝已經籌備好了,你和李初桐什么時候可以過來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