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簡直把春節的氣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尤其是最后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更是有種萬象更新的境界和氣魄。”
“了不得,了不得,不愧是能寫出《行路難》的陸柯,這首《元日》的質量還是如此高。”
“我這么說可能有些玄,但仔細思考一下,好像印象中似乎沒有哪首寫春節的詩讓我覺得能超過這一首了。”
“好像是啊,其他寫春節的詩要么太過細節而沒有氣魄,要么則氣象萬千,但華而不實。”
“像《元日》這種兼具細節與氣象的詩,似乎真沒有。”
看完整首詩之后,趙慶寧幾人紛紛露出了驚艷的神情。
作為作為書法大師,他們寫作的時候沒少接觸各種古代詩作,可是看完《元日》,他們回憶著自己曾經接觸過的關于春節的古詩,竟然意外發現,印象中居然再沒有能超過《元日》的詩作了。
這個發現簡直讓他們既驚且喜。
驚的自然是陸柯那令他們慚愧的才華,而喜的則是陸柯這首詩越好,那么他們從中所能獲得的好處也就越多——
要知道陸柯在小記之中可是把他們的名號全都寫出來的!
歷史上因為古代文豪在詩歌作品的小記而名留青史的人可不在少數。
要說最高興的,無疑還是李文長。
他之前提議讓陸柯寫詩之時可從沒想到陸柯竟然會這么給力,直接寫出了一首‘道盡春節氣象’的經典佳作。
“哈哈哈,老趙,老古,你們今天可全都要承我李文長的情!”
李文長哈哈笑著,臉上的褶子都快要笑飛出去:“要不是我提議讓陸柯寫詩,你們可不會有與《元日》這種級別的詩作一起出現的機會!”
盡管李文長的得意嘴臉讓趙慶寧幾人是又愛又恨,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今天若不是李文長的提議,這首《元日》還真不一定會出世,更別提在小記中出現他們的名字了。
因此互相對視一眼之后,紛紛對李文長拱了拱手,表達了謝意。
這一幕,簡直讓李文長差點開心的直接跳起舞慶祝,要知道平時他在這個小圈子里可沒少因為書法水平的問題而被他們調侃戲謔。
此時趙慶寧幾人向他道謝,直讓他好似在炎炎夏日喝下一罐冰可樂般暢快。
感謝完李文長,趙慶寧幾人自然也不會忘記陸柯這個正主。
“陸柯,多謝你在這首詩后面加上我們的名字。”
趙慶寧幾人鄭重的向陸柯致謝。
“趙伯伯,你們這是何必?”
陸柯沒有受他們的禮,躲在一邊推辭道:“我畢竟是晚輩,您們幾位這樣我可受不起。”
“不不不,你自然受得起。”
趙慶寧正色道:“不出意外的話,《元日》這首詩絕對會像你之前的《行路難》等詩句一樣傳遍大江南北,甚至于流傳數百年乃至更久,而我們幾人雖然在書法界有幾分薄名,但說實話,咱們自己的水平自己清楚,等我們百年之后,不過是黃土一抔而已——可因為你這首《元日》,我們卻是可能因此而名留千古的!”
“不錯!”
趙慶寧說完,古健新同樣也正色道:“或許你可能會覺得,我們的名字不過是在《元日》的小記中出現一筆,哪怕后人看到也不會多加注意,但是,就因為這個‘看到’,我們已經勝過當今不知道多少今人了!”
樓處玄幾人聞言也是紛紛附和。
要知道人生在世,不過‘名利’二字而已。
就如古健新所言,相比于蕓蕓眾生,他們的名字能夠因為陸柯這首《元日》而出現在數百年之后的書籍之中,已經勝過當今社會數以十億計的普通人了!
這份情,他們必須得記!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