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問題來了,這跟圣騎士的誕生又有什么聯系呢?
眾所周知。
十字教的各種教派之間的紛爭,本質上來說其實跟飯圈撕逼沒什么區別。
在原作被打倒了之后,各種教派對應各種不同地區打的人喜歡的二次創作,而查理曼在整理并推行安利自己的‘羅馬式天主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要對《圣經》等典籍進行各種各樣的修改。
通俗點講,就是是不停的補充原作里在他看來不合理的設定,完善世界觀,對殘缺的設定加入自己的理解。
查理曼圣王之名,本質上來說其實跟說他是二創圈頭子也沒差。
作為一個創作者,各種設定寫的多了,同人作品寫多了,自然就會忍不住想要挑戰原創。
老年的查理曼就沒忍住這么做了,他以自己還有自己的部下朋友們過去的冒險為原型,加入了億點點的藝術加工,傳說中的《圣騎士物語》就誕生了。
老查理曼寫的書還不好看不好說,但他是何等的地位?有人敢說不好看嗎?他拿給你看你好意思不看嗎?看完之后好意思說寫的爛嗎?
人皇帝陛下好心讓你帶回去慢慢看,你好意思不幫人安利一下嗎?
就這樣,雖然最初的《圣騎士物語》到底好不好看至今已經很難確定的,但依靠著查理曼在圈里圈外壓倒性龐大的影響力,圣騎士的概念徹底火出了圈。
又因為查理曼揮下的‘十二圣騎士’中,有許多其實并不是騎士貴族,因此圣騎士除了成為平民少年們的憧憬之外,更是被賦予了有別于白馬王子的亞種概念,成為了無數少女們的夢中情人。
這之中尤為受歡迎的圣騎士,便是阿斯托爾福了,少年們憧憬他的奇幻冒險,少女們期待著他帶著自己在月亮上旅行。
寫的怎樣姑且不提,但查理曼的小說在當時是真的特別充滿幻想色彩,名副其實的天馬行空。
雖說這些故事里,這些角色們的各種行為、經歷,讓教宗看來怎么看怎么像是異端......但你敢說不是么?
有誰敢說十字教圈子最強大手子查理曼寫的有問題?
就算有問題,那也要閱讀理解成沒問題!
于是,‘圣騎士(帕拉丁)’的概念,至此正式誕生。
那么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
以上種種,跟圣王與圣騎士帝之間的關系,又有什么聯系?
其實也不復雜,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戲謔。
一位傳奇人物作為英靈成立時,被召喚的時候往往會是他的巔峰時期,而卡爾大帝就是作為巔峰的‘壯年時期’的姿態被召喚的。
對于壯年時期的卡爾大帝來說,老年時期自己創作的那什么充斥著各種注入......裸奔啊、女裝啊、裸奔啊、裸奔啊、捆綁play啊、人妻play啊、人獸play啊等各種要素的《圣騎士物語》......實在是太過羞恥了。
用路明非的話來說就是‘老齡中二病’。
壯年時期的卡爾大帝,難以接受自己年輕時與同伴們的冒險被改的亂七八糟,因此對虛構出來的圣騎士概念極其排斥。
但圣騎士、以及從他這延伸出來的騎士文學,已經成為了歐洲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這種矛盾的自我厭惡導致的結果,就是本不應該存在的‘幻想英靈’誕生了。
有著卡爾大帝少年時期模樣,但性格卻完全不對,開朗而且羅馬(浪漫)過了頭的少年圣騎士帝——Saber查理曼、出現了。
路鳴澤這時候插嘴道:“這其實跟我捏造幻靈的原理差不多。順帶一提,因為bilibili這個概念的衍生物作為文化客觀上正在不斷的發展、出圈,因此我能如這個查理曼一樣,捏出一個‘御坂美琴’的強力幻想英靈出來......怎么樣,哥哥,想要么?只需要十四分之一喲~”
去去去,有本事你自己變成放電妹再來。路明非沒好氣的趕走了在自己腦海中勸誘的小魔鬼。
搞清楚了查理曼與卡爾大帝之間的聯系之后,剩下的問題也就好理解了。
卡爾大帝持有的破格技能之一——【天聲同化】。
這個技能的原型,對應的就是歷史上卡爾大帝整頓日益飯圈化十字教的二創圈子創立羅馬式天主教的事跡。
簡單地說,在卡爾大帝身邊的人,只要對卡爾大帝的想法與行動有‘任何一丁點的認同感’,那就會遭到精神干涉,在不改變對方人格的前提下,強行讓對方‘隸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