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羅馬=大秦是常識啊我的朋友
【目前已經爛大街了的情報】
【其一】
本書修復了FGO原作羅馬特異點中,泛人類史的始皇帝未登場的BUG
該BUG產生了嚴重的邏輯錯誤問題......不過在后續間幕劇情里稍微打了點補丁,然而主線中始皇帝沒登場依舊是嚴重的不符合設定的問題。
【其二】
原作中一些非常強行的設定內容,本書會在不影響主線的前提下,給予合理的解釋。
【其三】
通過這幾天的重新找資料,推翻了原本慎二是廣東或福建人的合理猜想,確認了官方設定里慎二是極其不合理的上海人(明明說是香港到臺灣附近,結果又拐到上海去了,蘑菇對中國的地理認知肯定有問題)
☆正文☆
——鑒識眼
這個技能的效果,就像是韋伯經常被自己的白癡學生弗拉特推薦的日本日本異世界輕小說一般,是這類故事中主人公必備的技能。
韋伯原本以為,這個技能的效果,應該是源自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描述升華而來的技能。
但孔明與自己憑依,并且將主導權交給自己的時候,曾經提到過,這個技能并非是屬于孔明的,而是屬于凡人韋伯·維爾維特的。
并且,孔明還說,包括這個技能會出現這件事在內,都并非是亂來的,而是有其依據與緣由。
這其中的緣由,也是孔明判斷,比起孔明自己,還說讓韋伯的意志來使用力量最合適。
韋伯原本還以為這位傳奇的大軍師有什么特別的安排。
直到,韋伯在報名參加圣杯大賽的名單中,看到了一個名字。
——肯尼斯·埃爾梅羅·阿奇博爾德
過去,在某個平行世界里,韋伯參加了冬木市的圣杯戰爭,并因為種種原因,間接害死了作為自己導師的肯尼斯。
雖然現在還沒有依據,但韋伯現在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只要參加這次的圣杯大賽,就肯定會與這位昔日的導師對上。
如果真的與肯尼斯對上,那么,就算諸葛孔明不愿意,韋伯自己也會全力爭取這個與去世的導師對決的機會吧?
據說諸葛孔明也精通道術,或許就是通過某種類似‘算卦’的招數,讓諸葛孔明算到了有這么一戰,然后為了“順天應命”,將主導權交給了韋伯。
作為對方的繼承者,自己肯定與肯尼斯有一戰,韋伯是如此相信的,為此,在敦促伊斯坎達爾訓練的同時,孔明腦海中時不時地會浮現出過去那次圣杯戰爭的畫面。
包括現在。
通過【鑒識眼】技能的效果,韋伯......孔明看穿了德雷克強大的秘密。
區區魔力E的從者,卻能以幾乎沒有的消耗,施展各種離譜的超高功率魔炮輸出的秘密。
直到慎二調整并強化了德雷克的寶具效果,讓大英帝國艦隊被召喚出來之后,孔明終于理解了。
皇家海軍,對艦隊的連續召喚,這個寶具的效果,與某位征服王的寶具【王之軍勢】的效果類似。
王之軍勢,也就是‘英靈的連續召喚’,以一名英靈的身份,召喚出上萬名英靈軍團,這的魔力消耗自然是難以置信的龐大,但那個寶具一旦展開,實際上的消耗卻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是因為征服王不可能負擔的起支撐上萬名英靈從者的魔力消耗,因此實際展開之后,就變了那些英靈們自帶干糧的狀況。
他們以軍團為單位,每一個個體都會為軍團提供魔力支持,換句話說,雖然是大規模的英靈軍隊,但減少人數并不會減少魔力消耗,反而會因為支持軍團的魔力減少,數量越少消耗反而越大。
是的。
雖然看上去是‘上萬名英靈的大量召喚’。
但本質其實是‘召喚了一個軍團’
單位并非是‘復數’,而是‘單獨個體’,通過這種仿佛戲言般的邏輯漏洞,強行將魔力消耗減少到了只要上萬分之一。
德雷克的【皇家海軍(狂獵軍勢)】也是一樣。
看上去像是對軍艦的連續召喚,但實際上只是召喚了名為‘皇家海軍’的個體單位罷了。
“玩弄謊言的魔術......是‘咒術’才對吧,比起‘證明’什么的歐洲魔術,這種‘欺騙’的感覺倒是很有神道教系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