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仁宮隨著其他人逛了一圈后,李君緣悄悄脫離隊伍。剛獲得巔峰國畫技巧,他對瓷器的興趣不大,只想見識一下故宮里面的畫作。
國畫是一個很大的范疇。簡單一點可分為人物、花鳥、山水這三大類,就是所謂的“畫分三科”。如果按表現方法分類,又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甚至于不同的流派都有各自的技巧和理念。
李君緣在系統里一股腦將所有的信息接收過來,不論是哪個流派,他都信手拈來,有一種集大成者的態勢和技藝。看到各種瓷器上的簡單的畫作,他難免有種手癢躍躍欲試的感覺。
他倒沒有賣畫賺錢的想法。當代畫家的作品很難賣出高價,十幾二十萬一平尺已經算很高的價格了。國畫大師范曾老先生的作品近些年來受到眾多收藏家的喜愛和追捧,有的畫作一平尺接近兩百萬,也有不到三十萬一平尺的。在早些年,拍賣價格更是不足兩萬一平尺。價格受市場決定,沒有標準可言,完全看買家認不認可。
“有時間可以把《千里江山圖》和《清明上河圖》這類國寶級畫作復刻出來。”李君緣邊走邊想。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他不說他想畫就隨時可以完成的。坊間傳聞,王希孟創作《千里江山圖》用了半年時間。李君緣自詡手法技巧不遜于他,但也無法估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將其復刻出來。
“要是有機會獲得巔峰書法技巧就更好了!”
李君緣剛從系統里繼承國畫技巧,又開始憧憬書法。自己畫畫,自己題字,再弄一個私章蓋上去,堪稱字畫雙絕。
來到武英殿書畫館,今天展覽的是趙孟頫書畫。
由于古畫禁止拍照,李君緣站在擁擠的游客中,靜靜地注視著每一副展品,同時在心里印證相關的技巧。
“先畫后書此一紙,咫尺之間兼二美。”
趙孟頫是一位書畫詩印四絕巨擘般的存在,李君緣看見他的眾多作品也不禁在心里震撼。
常言,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李君緣在他的眾多作品中看見他逐漸變化的技巧風格和藝術思維的審美標準,這是在開創一個時代的先河并持續影響到現在。
“古人的智慧無法想象。”
李君緣暗自感慨,他只是空有一身技巧,卻無趙孟頫思想的高度,將對立或并行的繪畫傳統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
“可惜沒見到其他傳世畫作。”
雖然能看到趙孟頫的作品就不虛此行,可他心里還是有些許遺憾。
為了保護珍貴的文物,國寶級的畫藏三年才展出一次,他在短期內無法看見心心念念的其他作品,除非舉辦特展。
時間臨近中午,他才從展廳里走出來。
下午去十三陵。
不過在去之前,他要去一趟琉璃廠附近,買一些顏料和上好的宣紙。
……
傍晚,李君緣回到東院,將畫架擺放在自己房門口,看著天上火紅云彩,繼續創作下午未完成的畫作。
他取景的地方是昭陵,因為那里相對其他幾個開放的陵墓來說,游客較少,環境清幽,適合一個人游玩懷古。
“睡覺前應該能畫完。”李君緣想道。
他低估了繪畫所需的時間,本以為自己繼承了巔峰畫技,一個下午就能完成,等真正動手才發現畫畫是一件極其耗時間且枯燥的事情。
不過他現在樂在其中,就連晚飯都不想吃,一心想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