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每人二百,長輩每人五百,不多,算作晚上娛樂的資本。
“我呢?”
二姐眼巴巴看著李君緣。
“姐弟幾人我最小,難道不應該你給我發紅包?”李君緣賞給她一對白眼。
“小器!”
沒過多久,瑩姐爸爸過來參加酒局,又是一陣談天說地。
在社區北面有一片墓地,原本是村子里的荒地。
據大伯說,在太爺下葬時,還沒幾個墳頭,如今已是連片的墳塋,而村里健在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少。
社區有規劃,準備在西面劃出一塊地做新的墓園,將這里稍顯凌亂的墳墓都遷移過去,只是現在還沒有落實。
李家前來祭祖的人是家里的爺們加上還未出嫁的二姐,今年倒是多了一個軍哥。
由于昨天下雨,泥濘的小路到處是積水的小坑,走起路來深一步淺一步。
“又是一年過去。”
大伯吐著酒氣,看著在整片墓地里相對孤立的三座墳墓,轉頭對身后的晚輩說:“給你們太爺、爺爺和奶奶磕頭,然后燒柱香。”
“意思一下就行了,別把衣服弄臟。”二伯將手里的紙錢分給眾人墊在膝蓋下。
四個孫兒輩依次并排在三座墳墓跪下拜了拜。
李君緣心里心境如水,并沒有悲傷失落的情緒。
只是感嘆逝者如斯夫,時間過得真快啊!
其實,李君緣還有兩位小叔,但那個年代物質匱乏,這兩個孩子出生沒多久就因營養跟不上而夭折了,如今連墳墓都找不到。
也許大伯他們知道,但出于某些原因,從未祭拜過。
“其實上次去蓉城是有收獲的。”
回去的路上,華哥湊過來小聲說。
“怎么說?”
“結果似乎不好。老爹給我透露了一些細節,沒有找到爺爺的親兄弟,但找到他老人家的堂弟后輩。”
李君緣愣了一下:“大伯他們為什么不說?”
“人家不想認親。”
“原因。”
“別人有錢,嫌我們這邊是窮親戚。回來的時候,那邊私下里準備給老爹他們一人五千路費,意思是以后別來往,把大伯氣得夠嗆。辛苦這么多年,沒想到找了一群勢利眼。”
呵。
李君緣心里冷笑一聲。
這樣最好!
失散這么多年,他才懶得去攀親戚,更何況還不是爺爺親兄弟,互不打擾就行。
這件事當成故事聽聽就夠了,李君緣實在沒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