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說放權那是真的放權,他真的沒打算加入到那些亂七八糟的利益溝通上面。
這方面說起來比較遺憾,雖然說當初李林很精通此道,但是這么多年下來他真的放棄思考了。這世界王八蛋的程度堪比以前看過的那些純粹的爽文,到處都是富二代等著抓人,無腦仇殺到處都是,他真的不想浪費時間在這里。
相比較那些腦袋有問題的所謂的人類,他倒是更喜歡看著那些地下城刊物出版的期刊打發時間研究細節。這應該算是這個世界里面唯一一個不會被各種政治斗爭摻和進來的,純粹的科研研究向的雜志欄目。畢竟相比較地下城來說,人類目前的力量還算是不夠。探索地下城的旅途有著無數的艱難險阻都需要這些學者們跨越。
他們雖然說腦子有問題,但是正因為絕對的利益性的趨勢,他們才會讓這種刊物不受到干擾。
畢竟如果在這里施加了影響力導致出了什么問題,那就是雙輸。
前面的地層序列還好說一點,后面的那些區域都已經危如累卵,就靠各種學者們研究出來的技巧和生態鏈整合出來的巧妙手段維持著戰線,但凡出了點什么事情,倒霉的可不是一家兩家。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林還是蠻喜歡這樣的情況的。而且再加上因為二十四倍的時間流速,一年份的刊物只要半個月就能在外界刊登。而所有的月刊都是每天可以看到。有些時候不愿意下地下城,在外面每天翻翻看那些科研刊物,對于研究來說也不算是什么壞事。至少不會偏離第一梯隊太遠的時間。
而同樣的,因為這種身份的特殊性,所有學者類的職業者們也都是頗受尊敬的行業。
不到萬不得已——指利益實在是太大——不然的話沒有什么人會針對學者。相比較那些五大三粗的蠻子,這些人才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在地下城中生活,究竟要依靠什么人來的比較穩妥。
當然,李林參加也不只是為了那個所謂的許愿池。自己的地下城通道所呈現的地下城生態和普通通道的地下城生態的對比也是他的主要目標。生物圈的進化,生產,消費,在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模式,但是總體來說都會有一個較大的趨向性。如果真的出現了世界級的變化的話,那么生物圈的變動烙印肯定會留下來當初的痕跡。
他的本職職業雖然并不是學者,但是他非常喜歡學者的一系列行為。
人類的主要光輝在于智慧,哪怕是在這種世界中,能夠綻放出智慧的色彩,也依舊讓他感到欣慰。
就是自己的那個私人地下城通道的發現永遠跟主流的對不上就有點苦惱。不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林還是比較喜歡瀏覽各種各樣的地下城怪物圖鑒來增長自己對于地下城生物圈的知識。
沒等翻閱那本地下城圖鑒1795年最新版幾頁呢,在李林的帳篷外就出現了一陣小小的騷動。波奇纖細的手掌拉開了帳篷的帷幕,半跪在了李林的面前低下了頭。
“主人,我被列為探險隊開路人員了。”
“理所當然的展開……去吧。”
“是。如您所愿。”
纖細的手指將長發歸攏于而后,少女看著在帳篷里翻書的李林露出了一個輕柔的笑容,轉身向先鋒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