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這回可真是大豐收啊,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更新什么考古道具和野外生存道具了。”
走在回到鋼鐵小屋的路上,李林饒有興致的擺弄著自己手上幾個紐扣大小的道具。
通過地下城的技術復原與革新,還有那些奇特物理現象與魔法現象的進一步的修繕,考古工具這種重中之重可以說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更新換代一次。李林所用的設備在六個月前算是頂尖新款,但是現在對比起來已經什么都不是了。
科研窮三代,考古毀一生。哪怕不是專門折騰考古行業的李林,看著這琳瑯滿目的迭代報告和手上的小小道具,也不禁有些嘖嘖稱奇。
應該說是無上道具店被嚇到了,還是說專門的賠禮道歉,給的貨確實是正兒八經的好東西。
那幾枚小小的紐扣里面儲存著無上道具店最新研制的各種極限狀況下的考古設施。
實際上地下城因為其環境原因,對于考古設備的要求是非常嚴格且巨大的。哪怕是隨便什么阿貓阿狗的探險隊,都隨時可能在地下城的畸變空間,臨時空間,副本,乃至現實空間中找到各種各樣可以挖掘分析的遺跡。而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的考古設備出馬,才能夠將那些隱藏起來的文物和知識從危險的區域里拽出來。
畢竟在之前,人類為了考古已經付出了相當的代價。開拓者時期,人們因為地下城的巨額增幅對于自己的實力有著盲目的信任,所以一切開采和考古工作都是人類大能們自己赤膊上陣親自完成。
然后人類和地下城空間就倒了血霉了。
因為敢于自己上場的多半都是強者,對于自己能力有很大自信的人。他們就是考古隊的核心,也同時兼任防御力量,突擊力量,考察,環境防護等多重責任。但是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的事情我們都懂。只要地下城文明對自己的祖墳稍微上點心,能力者們一旦陷進去,外面的考古隊基本可以宣告就地死亡。
而在連續損失了快十幾名考古隊領袖,乃至于真正的地下城序列強者之后,這些人痛定思痛,覺得開始按照古老的地上考古模式比較穩妥。即,通過機械和底層人員進行細致的觀察與研究,從最安全的角度進行。
這樣的話強者們也能夠騰出手來,應對如果因為陷阱觸動后突發的各種情況。
但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很多人手進行消耗。而人工智能和符文邏輯又會出現很多不可控的情況。從某種程度來說,地下城的考古機械進化也是因為上層對于下層人民可能觸及到的力量而不滿所導致的。現在李林手上的這幾顆紐扣就是最新款考古機械。雖然依舊不能開發中型異界和大型異界等區域,但是對于小型副本已經完全可以單人開采。
不僅僅有附帶的最新最全的資料庫,還可以全程聯網,從官方內部更新的資料數據中調遣有關于可能的痕跡。雖然說這些功能在李林所處的位置肯定是沒啥用的,但是架不住這宣傳聽起來就好聽啊。
買個多功能道具,誰還能把所有功能都用一遍呢?不都是聽起來好聽?
更何況這還是半賣半送,賺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