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野蒼蒼。
凜冽朔風中,一名**上身的羌人大漢迎風而立,揮舞兩根骨棒,重重敲擊在獸皮鼓面上,擂響了骷髏鼓。
咚!咚!咚!
鼓聲回蕩四野,韻律詭異,尾音綿長。
鼓聲里,不止有種迷惑人心的魔力,更是一種號令,十多頭髑髏聞鼓而動,伴隨橫連鐵索哐當作響,齊頭并進。
陽光下,巍峨巨影投落,竟烏云蓋頂一般,一點點浸沒整個漢軍軍營。
冒刃髑髏襲來!
一尊尊骷髏巨像并肩向前,勢如天穹傾頹,磅礴氣象令天地失驚,不可阻擋!
……
“這也太夸張了吧……”楊信抬頭仰望,只覺手腳冰涼。
他兩世為人,自認閱片無數,自認身經百戰,也沒見過這般詭譎卻又恢弘壯觀的陣仗,三條腿一時全軟了。
只是一瞬,楊信明白了真實戰爭和紙上談兵間的天壤之別。
他從心,——慫了。
一道身影在楊信身畔掠過。
是張奐。
他平素謙和儒雅,似乎書生氣太重,但臨戰時,卻顯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從容。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他迎風而立,口中朗然出聲,腳下一道碧金光環四散。
光暈蕩漾,如春風拂過大地,似晨光自天幕垂落,驅散種種負面效果,甚至,連眾將心中躁郁、恐懼等負面情緒也被緩和。
“殺!”
“殺!”
“殺!”
一時間,喊殺如滾雷!
漢軍將士眼中精芒浮動,戰意上漲卻不至于血沖腦門,昂揚與冷靜并存,熱血與理智同在,在“辟易”的撫慰下,已然進入最佳戰斗狀態。
楊信嘖嘖稱奇,不禁心悅誠服:這才是真正的大將風度!
“戰事兇危,你若想萬無一失,就躲在營帳里。”張奐緊盯著敵陣,聲音淡然道,“當然,你也可以站在我身后,看我如何破敵。”
楊信不發一言,來到張奐身后。
他以行動來表示態度。
楊信心如明鏡,這世上,哪有什么萬無一失?身處亂世,越是怕死,死得越快!
張奐點點頭,面露贊許,又囑咐道:“三尺驚雷、寸斷、御龍術等,再怎么練,至多百人敵罷了;但兵法不同,那才是真正的是萬人敵之術。”
說完,他再不多說,專心指揮三軍。
嗚~~
號角聲起,金鼓旗幟齊動,在張奐有條不紊的指令下,漢軍軍陣如同蘇醒的巨獸,徐徐地列陣、輪轉、進退、變化,殺機隱現。
“司馬董卓來也!”
董卓游擊左翼,他麾下的騎士疾馳如飛,靈活百轉如游龍,牽扯著髑髏戰陣,伺機而動。
這自然是“熊羆之旅”的奇效,看似是輕捷如燕,內因則是力大無窮。
只看那留在地上,已不遜重騎的深深蹄印,就能窺得一斑。
董卓本人一馬當先,“移山”之力與“三尺驚雷”相得益彰,一箭射出后,如平地起了三尺霹靂,落雷般從天而降,一縷光點綻放出萬道雷弧,將一頭髑髏的右掌炸為碎塊。
“尹端在此,誰敢一戰?”
尹端直擊右翼,他周身血獸嘶吼,又有道道晦暗邪影繚繞身后部曲,鬼哭狼嚎之音千回百轉,近處的羌人一旦靠近,則是人馬俱驚,紛紛墜馬,根本無力抵擋。
這是“弱水鬼泣”,不如“熊羆之旅”簡單暴力,卻更為陰毒,防不勝防。
“——斬!”
“斬”字出口,尹端策馬疾馳,一刀重重斬擊,直斬一頭髑髏的左臂,正是那一式“寸斷”,刀光綻放,剛猛無儔。
一剎那,他體外血獸崩塌,竟是化為無數血箭直射,形成一蓬猩紅血雨,狠狠襲向髑髏臂骨!
咄!
髑髏左臂崩裂,巨大身形斜倒在地,再難以動彈。
“冒刃髑髏?也不過如此嘛!”尹端哈哈大笑。
一時間,漢軍士氣大振!
董卓、尹端叱咤縱橫,兩人都如猛虎下山,所過處則似以湯沃雪,擋者披靡,在戰場上相當引人注目。
不過,楊信的視線,卻像是被磁石吸引,牢牢盯著端坐中軍的張奐。
中軍帳前,張奐神態淡然,穩如泰山,而一道道指令發出,再由金鼓、旗幟傳達三軍,號令從容不迫,指揮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