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霸王》五式上,他確有局限性。
身體條件并不止有力量、敏捷、應變等,還有個容易被忽視的屬性,——柔韌性。
《霸王》五式姿態詭譎,剛猛霸道之余,又曲折如蛇,不止對力量有所要求,對柔韌性要求也極高。
高順、鮑出、張猛等人,其體魄固然雄健,柔韌性則有所欠缺。
反觀自己,身體雖稍顯單薄,但勝在柔韌性出色,能屈能伸,能軟能硬,能進能退,能里能外,再等個幾年,等某日清晨起床時,那也是個雄赳赳,氣昂昂,頂天立地的八寸男兒。
摸清了自身的長短,不,長長,楊信愈發堅定,刻苦修習。
……
一年后。
……
庭院里,樹蔭下,張奐沉默著,環視一圈面前五人,尤其深深看了楊信一眼,表情復雜。
這家伙是妖孽么?
他心中腹謗。
張奐本預備著,先等上幾年,至少等到對方十歲上下,才開始正式教學。
畢竟,楊信固然聰慧,但年紀太小,心性未成,更何況,這小子甚至都還不識字,怎么學習兵法?但他很快發現,自己大大低估了對方。
這小子居然還真是個神童!
僅僅小半年,楊信就結束了蒙學,甚至,為了其余人的學業,他搗鼓出了名為《三字經》的啟蒙書籍,用于教導他人。
張奐也讀過《三字經》,只覺朗朗上口,易記易讀,淺顯易懂且又有微言大義,實乃啟蒙的佳作,甚至足以流傳后世。
但他實在無法相信,區區一個七歲稚童,怎么能寫出《三字經》這樣的作品?
張奐驚訝之余,都開始懷疑,這世上是不是真有所謂的“生而知之者”?
“老師,你怎么了?”見對方微微出神,楊信小心提醒。
“想要隨我學習,就得學真本事,紙上談兵是斷然不行的。”張奐回過神來,眼神中寒意凜冽,沉聲道,“我的弟子,都得‘打獵’!”
“打獵?”楊信歪了歪頭。
張奐點點頭,緩緩道:“從兔子開始,接下來是狐貍,接著,是狼、豹、野豬、老虎,再接著,是馬賊、羌人、氐人,還有鮮卑游騎……”
“……”楊信嘴角抽搐,沒來由地,他想起那個抱著小老虎一百個深蹲的故事。
“怎么樣,有這膽量嗎?”張奐唇角上揚,語帶挑釁。
“老師,你知道我的,我一向賊膽包天。”楊信眼中精芒一閃,笑著道。
張奐觀察幾人。
楊某人嘴上張狂,倒是色厲內荏,還有些緊張。
反觀張猛、楊黥、高順、鮑出四人,竟都是毫無畏色,張猛興致勃勃,鮑出安若磐石,楊黥淡定從容,高順堅定內斂。
張奐滿意地頷首,沒來由地,腦中冒出個奇怪念頭:“邊地數州,怕是自此多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