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威,放下他。”楊信呵斥道。
張猛哼了一聲,這才仆役放下。
楊信安慰仆役幾句,還遞給他一些銅幣,取出一張蔡侯紙,手書兩句詩,笑著道:“請將這個遞進去,不是給你家主人的,而是給你家客人。”
“客人?”
……
楊信乘騎著逾輝,隨意翻閱著《公輸書》,時而點頭,一臉老神在在。
“少主,你知道府中人是誰?”楊黥忍不住問道。
“我些的兩句話,就是給他的。”楊信點點頭,忽然凜然一笑,“管教他看了之后,兩股戰戰,汗出如漿。”
他已經猜出,府中之人正是劉表。
劉表是山陽郡人,作為一名山東大漢,身高自然是夠格的。他已三十來歲,位列“八顧”之一,名動天下,可惜被黨錮所累,現今正在潛逃,肯定是不敢見人。
再想想,日后諸葛玄和劉表的關系,實在不難猜。
楊信送入的兩句話,則是——“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他在抒發己志,更是一種無聲的示威。
在楊信看來,諸葛玄看過書信,已經知曉他的身份,自然也清楚,自己身為弘農楊氏子弟,絕不會出賣他們。
但是,二人依舊閉門不見,
劉表表現如此冷淡,必是認為他年紀太小,瞧不上他。
楊信很想直抒胸臆,痛罵對方,但奈何自身沒文化,平時只靠一句“臥槽”行天下。故而,他再當一回文抄公,借他人之語抒發己志。
兩句話的意思很明確:莫欺少年窮!別看我年紀小,但哥絕非池中之物,待得風云際會,必能遨游九天!
再直白點就是:你們等著……
……
府內。
劉表正襟危坐,眼神炯炯地盯著那兩行字,長久無言。
“我們或許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諸葛玄在旁,手持著諸葛珪的書信,苦笑著道:“景升兄,據我兄長所言,此子屬人中之龍,手下還有一幫強兵悍將,待天下紛亂,此人成就不可限量。”
他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
諸葛玄注意到,劉表眼中竟浮現淡淡淚花。
……
劉表看著這兩句勸勉之語,感動得無以復加。
對方的意思太清楚不過:景升兄,你雖深陷困局,但也不必灰心。困難只是暫時,你絕非池中之物,一時蟄伏,只為有朝一日龍騰而起!
“此子懂我……”劉表生出惺惺相惜之意,仔細將紙疊好,鄭而重之地收入懷中。
他準備,日后每每心灰意冷之時,就將其拿出,反復誦讀。
……
楊信自然不知道,自己鬧了個大烏龍。
他若知道,下次遇上類似情況,他會在后面加個表情包,譬如,——我超勇的.JPG。
……
在諸葛家吃了閉門羹,并沒有影響楊信的心情。
過了陽都,一行人沿沭水北上,迤邐而行。
乘騎著天馬逾輝,碧青雨絲繚繞全身,楊信通體舒暢,只覺神清氣爽。“光耀”作用下,他意識清明,思路也變得清晰。
不過,楊信卻怔怔出神,明顯有些神游物外。
自己對劉表的態度,讓他意識到:自己變心了,哦,不對,是變態了……呃,也不對,是變了心態。
若他真只是想茍全性命于亂世,跟劉表打好關系,其實最明智的選擇。
漢末亂世,劉表的荊襄之地是最安穩的,靠著北邊的張濟、張繡叔侄,南面黃祖兩大肉盾當替死鬼,劉表的小日子一直挺滋潤。
如果只是想要自保,楊信大可龜縮荊州,等到劉表嗝屁,天下三分的局勢也差不多分明了。到時候,無論是投奔曹魏人妻團,亦或是江東蘿莉幫,都是不錯的選擇。至于蜀漢基友群,呃,那是他未曾設想的道路,他們的人生有點太艱難了……
楊信卻并未討好劉表,反倒對待諸葛珪、諸葛瑾時,都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原因很簡單,他其實有野心。
楊信想當下棋人,而非別人的棋子。
難得重活一回,他只想隨心所欲,肆意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