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最后三個箭靶了!
太史慈眼冒精芒,他清楚,誰射中最后一個箭靶,誰就是最后勝者。
他自信滿滿。
在倒數第二個箭靶時,太史慈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只需保持……”他心中暗道,“嗯?”
卻在這時,楊信動作輕靈,兩道璀璨電弧射出,如同兩條暴虐游龍,竟似乎不分先后,分別射向兩個箭靶。
轟~~
迅雷不及掩耳,電芒激蕩,兩個箭靶幾乎同時炸裂。
“連珠箭?”太史慈呆住了。
良久,他神色頹然道:“我,我輸了。”
“勝之不武,勝之不武……”楊信嘴上謙虛,但臉上那眉飛色舞的表情,可和“勝之不武”沒半毛錢關系。
他心情大好。
楊黥、高順對視一眼,都是不明所以:不就贏了個十歲少年?而且,還動用了壓箱底的連珠箭……這有什么值得高興的?
楊信的心情,他們自然難以理解。
自己可是贏了太史慈!咳咳,雖然是幼年期的太史慈。
“放心,跟了我,你吃不了虧,也上不了當。”他春風滿面,笑著自我介紹,“我叫楊信,來自弘農楊氏……”
“楊信?”卻不料,太史慈聞言,竟是一臉震驚,“你就是楊信?義釋臧霸,誅殺昌豨的楊信?”
“呃~~”楊信聞言一呆,訕訕道,“好像……是我。”
自己的名聲,居然都傳到東萊郡了?
他自然不知道,臧霸對他心懷感激,深感大恩無以為報,刻意在外宣揚,替他揚名。
“我聽人說,當時泰山賊攻城,楊君一人擋在城門口,左手持刀,右手持弓,倏而刀劈,忽而箭射,鏖戰小半時辰,渾身浴血,而百余賊人竟無一人能進城。”太史慈不知哪里道聽途說的,口若懸河,“最后,楊君怒吼一聲‘誰敢上來送死’,賊人卻個個膽寒,不敢越雷池一步。”
楊黥不由捂臉。
張猛、高順等人面面相覷,都是一臉無語。
這流言也太離譜了,都從馬冬梅到孫紅雷了……莫非,這時候也有UC震驚部?
楊信暗暗吐槽。
“怎么能罔顧事實,瞎編亂造呢?”他憤怒了,義正言辭道,“我記得清楚,明明有三百賊人!”
呃,這可不是虛榮,是善意的謊言。楊信這個牛皮,純粹就是為了孩子,他不想破壞孩子善良純真的夢。
……
楊信神情復雜,心情古怪。
對信義篤烈,義薄云天的太史慈,他可是滿懷崇敬。
現在發現,對方居然視自己為偶像,這種感覺實在很復雜,怎么形容呢?
這個feel,倍兒爽~~
……
兩人談天說地,楊信聊起一路種種,更更令太史慈滿臉興奮,小小的眼睛里充滿了大大的崇拜。
接著,楊信又拜謁了太史慈的母親。
雖然收獲小迷弟一枚,但他深知雙重保險才牢靠,上層路線那還是要走的。
太史慈父親早亡,所謂“幼而無父曰孤”,算是個孤兒。他是由母親一手拉扯長大,母子感情至深,楊信深知,只要能得到其母的認可,招攬太史慈之事也就十拿九穩了。
不過,當見到其母親王氏時,楊信卻大吃一驚。
受種種小說的影響,楊信難免將對方想象成一位深明大義的老媼,卻不想,對方是一名不足三旬的美婦人。
也難怪,太史慈才十歲,而古人大多英年早婚,太史慈的母親又能有多大年紀?
她容貌秀美,年輕時怕也是位美女,但如今已是兩頰消瘦,滿面滄桑。顯然,一名弱女子獨自撫養兒子,絕非易事。
楊信心中驚訝,也不敢絲毫怠慢,恭敬請安后,奉上早備好的禮物。
他也不拐彎抹角,透露想招攬和培養太史慈的意愿。
這次,楊信并未使用話術,而是盡量誠懇,不偏不倚地陳述利害。
當然了,弘農楊氏的門面,還是要拿出來顯擺顯擺的……
不過,弘農楊氏的招牌,這次并未像往常一樣成功。
王氏有些心動,可猶豫再三后,還是婉言拒絕。
她的顧慮,在于太史慈年紀尚小,離家遠行,她是不放心的。何況,楊信一行人的目的地,還是天寒地凍的遼東。不過,她也應允,一旦太史慈成年,就是他出山之時。
楊信自然大喜:這片魚塘,我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