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旗動,金鼓鳴,徐榮穩坐中軍,軍令如山。
他在操練。
徐榮面無表情(有表情也沒人能看到),一道道指令有序發出,閑庭信步,指揮若定。
咚!咚!咚!
鼓聲中,整座軍陣流轉變化,時而如云卷云舒,時而似風行霧卷,有時進擊,有時固守,瞬息萬變,變化如神。
軍陣千變萬化,如流水般無跡可尋,但攻時飆發電舉,守則固若金湯,攻守兼備,強大無匹!
“這就是——強者的世界嗎?”
楊信全神貫注,隨著軍令而動,內心則由衷感慨。
他確信,即便不動用“混元”天賦,僅僅以軍陣對敵,徐榮一樣能所向披靡。
真軍神也!
……
已是一個月過去。
楊信每日操練,勤學苦練。
在結束跟隨張奐的學習后,他再次有化身肥皂,咳咳,海綿的感覺,如饑似渴般地自徐榮汲取養分,每日都能突飛猛進。
也不必跪喊“老司機,帶帶我”,徐榮的練兵循序漸進,剛好形成了示范,便于楊信學習。
一開始,他演練八陣,即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待八陣熟練,他則操練種種變陣,八陣輪轉變化,無縫切換,大起大落;而在近幾日,則是有點隨心所欲,隨意而動的味道了。
楊信身體力行,也有所感觸:這是從定式,到不定式;從有招,到無招。
不過,他越學,就越是心驚膽寒。
徐榮列陣,其陣勢千變萬化,好似無窮無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楊信則明白,這其實是在于“運用”。
拿奏樂類比,五音不過宮商角徵羽,但高超的樂師,卻能奏出高山,奏出流水,奏出春風化雨,奏出鐵馬金戈。
——無窮無盡的姿勢,就是徐榮的力量。
“果然,是兵形勢一派的么?”楊信心中早有計較。
兵家分四派: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
——簡而言之,“氪金玩家”,狂加屬性點,一身豪華裝備,以力破巧,代表人物:墨家,田單;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假鬼神而為助。
——簡而言之,“大菊觀”,追求天時地利,以種種手段操弄人心,或以封建迷信激發戰斗意志,代表人物:孫臏、張角。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后發而先至,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
——簡而言之,“戰術大師”,用兵快、準、且靈活多變,所向披靡,代表人物:項羽,尉繚子。
至于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后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
簡而言之,“我全都要”,代表人物:孫武,韓信。
四派中,自然以“我全都要”的兵權謀者最受推崇,但楊信可絕不會厚此薄彼。他看得分明,其他三派的代表人物,又有哪一位是易于之輩?
……
楊信刻苦學習。
他心中清楚,“無常”二字,是最難學習的。
不過,憑借超卓記憶,楊信每日操練,將戰陣一一記在心中。
看似是死記硬背,但他知道,自己將來會受益匪淺。
也拿奏樂做比較,多背些樂譜,需要時自然信手拈來,甚至某天靈感來了,就能自己作曲。
但有一點,楊信卻只能望而興嘆了。
——徐榮的戰斗經驗。
他身經百戰,大多數時候甚至靠本能行事,一眼看穿敵陣薄弱處,繼而順勢而發,攻其破綻;甚至,敵陣嚴整無破綻,他也知道如何精準下刀,創造出破綻。
這方面,則只能靠戰斗的積累了。
……
張猛聰慧,高順沉穩,文陸靈活,三人潛心學習,同樣進境極快;至于鮑出,那是老吊車尾了,平日倚仗著一身勇武橫行天下,倒讓徐榮頭痛了很久。
令楊信驚訝的是,楊黥竟也在努力學習,乃至通宵達旦,廢寢忘食。
這位強迫癥是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