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果然知兵。
如他所料,鮮卑人不再強攻,竟也像模像樣地修筑營壘,似乎存了長期對峙的念頭。
而漢軍兵少,更缺少騎兵,自然不會主動出擊。
不過,漢軍倒也不是全無動靜。
咚!咚!咚!
鼓聲日夜不絕。
在北面營壘處,軍中有壯士擂鼓,既壯聲勢,同樣也是疲敵,讓鮮卑人不得安歇。當然,營中漢軍也被鼓聲所擾,睡得不痛快。
張猛就頂著黑眼圈,抱怨了不止一次。
楊信只寬言安慰。
他已隱約猜出上面的用意。
……
一天深夜,楊信等諸將被一一喚醒。
卻見,徐榮甲胄加身,沉聲道:“全軍開拔,準備出發。還有,人銜枚,馬裹蹄,各自約束士卒,不要發出聲音。”
“軍候是要偷襲鮮卑人營壘?”一名將領精神一振,問道。
徐榮搖搖頭。
“向東?”楊信則問道。
徐榮聞言,贊賞地看了楊信一眼,點了點頭。
“向東?”
其余人卻不明所以,東面?東面哪有敵人?
只有楊信老神在在,暗暗道:“果然如此……老陰比的偷襲,就是如此無跡可尋。”
……
晝夜疾行軍。
依舊是老規矩,徐榮部先發,夜渡小遼水,繼而轉向東北,穿越侯城,過西蓋馬,沿小遼水往著遼山而行。
長途跋涉,晝夜疾行,整整四天四夜,少有休息。
整支大軍都是累得夠嗆,疲憊不堪。
……
淺淺光暈蕩漾,楊信居中,端坐如佛陀,神態恬靜,實則是昏昏欲睡。
他的身周,無數人蜷縮身體,盡量靠近,拼命將自己擠進光照區域。
前幾次休憩時,已有先例,在光圈中休息,似乎能比在光圈外休息時間更長。故而,每個人都盡量向他靠攏,接受普照。
楊信渾身是汗,也滿身是漢,心情有些古怪:“這,好像成共享充電寶了……”
他越來越是發現,“銜燭”這一天賦,實在已可稱萬金油了,能用于作戰,能用于行軍,當然也能用于……咳咳,困覺。
“少主,”張飛精神抖索,疑惑問道,“咱們這是去哪?”
他分明沒有“積膘”護身,自身續航能力卻是極強,依舊體力旺盛,精神飽滿。
楊信淡淡道:“遼山。”
“遼山?”張飛聞言皺眉,不解道,“那不是扶余人的地盤么?我聽叔威兄說,素利正在攻打扶余國,咱們是要去幫扶余人?”
楊信點點頭。
“扶余人皆宵小之徒,兩面三刀,甚至還曾攻打過玄菟郡。”張飛憤憤不平,越說越氣,“咱們為何放著遼陽城不守,卻要去幫他們?”
“小了,格局小了。”楊信灑然一笑。
“什么意思?”張飛茫然。
難得有教導機會,楊信循循善誘:“你知道,在鮮卑勇士搦戰時,為何要讓高順出場嗎?論實力,明明是鮑出、張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