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是張猛部,張猛如雄峰屹立在前,文陸、樂進挺立于后,戰意昂揚,氣焰熏天;
右翼是徐牧部,徐牧遠不如張猛勇烈,但身邊是張飛、太史慈,一人持丈八蛇矛,一人舉雙戟而負長弓,也是銳氣逼人;
居中的,則是黃蓋和他的部眾。
黃蓋部人數不多,但俱為百戰老兵,黃蓋本人也是“成熟期”的猛將,不止早已成年,甚至已知天命,還一鼓作氣覺醒了兩個天賦。
黃蓋部的的戰斗力,明顯是要勝過楊信麾下的部眾。
故而,讓黃蓋部抵擋正面,卻是最為合適。
“少主,若賊人不受挑撥,該怎么辦?”趙戩問道。
“哪能事事盡如人意?”楊信卻處之淡然,聳了聳肩,“若是不成,那就再想辦法。”
好在,他們的布陣沒有白費。
——煙塵滔天!
從下方仰望,可見賊人熙熙攘攘,正如同滾滾濁流,呼嘯而下。
他們的武器頗為簡陋,有長矛有大刀,但也有竹竿、農具等物,和“精銳”二字顯然不沾邊。
但人數一旦過萬,其聲勢則不可同日而語,喊殺聲回蕩山谷,也令不少漢軍臉色煞白,兩股戰戰。
嗡~~
璀璨流光輝映,竟像是凝成實質的瓊漿玉液,灑落在所有人身上,令他們心中大定,精神昂揚。
不是楊信的“銜燭”,而是逾輝的“光耀”。
它的輝光被陸康的“微明”所封禁,而一旦釋放時,則比以往更熾烈了百倍,“痛苦減免”和“精神振奮”的效果,也變得愈發強大。
“記住了,不要將所有兵力一股腦投上去。”楊信面色如常,語調也從容不迫,“要輪番上,交替作戰,以保存體力。”
事實上,這根本不用他提醒。
張猛、徐牧也是百戰老將,怎么會犯這種錯誤?
不過,楊信的用意不在此。
他從容態度和平和話語,直如同定海神針,令眾人鎮定,不再慌亂。
……
“殺啊!”
敵人在咆哮,越來越近。
……
“守好本陣。”楊信下達了最后一道指令。
……
“——殺賊!”
張飛的一聲怒喝,狂暴音量竟似蓋過對面萬人,而漢軍眾人也如夢方醒,紛紛咆哮,“殺賊”之聲不絕于耳。
“都跟著我就行了!”張猛凜然一笑,其巨大背影如同一面旗幟,給了身后漢軍莫大力量,聲勢大振。
“微醺”、“萬仞沖陣”旋即展開,聲勢磅礴。
徐牧神情自若,也是朗聲道:“諸位,且聽我號令。”
他開始指揮。
鴻羽紛落,徐牧的指令有條不紊,選鋒部以隊為單位分散,如同群狼,又似一群游弋的食人魚,陣型變幻中,殺機隱現。
這正是他叔父徐榮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