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盾狀紋路浮現于貔虎騎體表,微光流轉不休。
“禳災”是閃避,而“矛盾”則是傷害反彈了,兩者疊加,雖不能直接增強防御,但對防御的增持效果,卻是可想而知的。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骙骙,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國。……”
依舊是《小雅·六月》。
但這次,誦讀的不止是趙烈,楊信、田豐、趙戩、虞翻這三個半讀書人,都在齊聲朗誦。
聲音中似有某種浩然之力,令整支騎兵都被無形力量侵染,雙眸生電,體表生輝,戰力一時大增。
牟~~
吼~~
與此同時,趙烈、趙詡的坐騎也分別蛻變,前者化為獨角的天祿,后者化為無角的符拔,甚至趙云的坐騎也略有變化,隱約長出雙角,但最終卻未能化作真正的圣獸辟邪。
他還差點火候。
趙烈舉起右手,在他的右手手背處,一枚圖案凝形,隱約是一頭以角抵山的天祿之相。
“殺!”
其余的貔虎騎齊齊抬手,右手手背也熠熠生輝,圖案橫生。
這是他的天賦,——天恩。
所謂“天恩浩蕩”,這一天賦的效果,則是“暴擊”!每數次攻擊,則能發出一次遠勝尋常的暴擊,殺傷力劇增,鋒銳且堅硬,狂暴難擋。
三趙的身旁,是張猛、張飛、太史慈。
不過,他們雖照單全收了光耀、月律、禳災、矛盾乃至戰詩效果,但“天恩”,則對他們毫無作用。
同樣,張猛的“萬仞沖陣”,除了張飛能有些增益,對其他人也無甚效果。
楊信觀察著,心中也是了然。
就如同武將多桀驁不馴,各自不服一般,其天賦往往都有相性,也會互相影響,互相傾軋。反倒是儒生們的天賦、儒術、法令等,則如同潤物無聲,都能同時起上作用。
“以前常看小說中有什么神官團,我能不能也弄個儒生團?”他心念幾轉,暗暗嘀咕。
念頭剛起,楊信就暗自苦笑,只當自己是在癡人說夢。
儒生的數量,尤其是能施展儒術、法令等人的數量,絕對時鳳毛麟角,絕不比頂級武將更多。何況,大多數的儒生,長處在治理地方,而非是戰場上。
更重要的是,儒生大多身份尊貴,即使是寒門出來的,其招攬的難度,也比泥腿子出身的武將可大多了。
如今,楊信麾下猛將如云,謀臣卻十分缺少。
思索間,城門已開。
“少主,我們……”趙烈策馬向前,準備請示。
“早說了,”楊信微笑,擺了擺手道,“我就是一員小兵,負責發光發熱而已……貔虎騎由你統領,你覺得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是!”趙烈點頭,大聲喝令道,“諸位,準備沖鋒!”
而楊信也確如自己所言,開始“發光發熱”。
銜燭之影浮蕩,似龍似蛇,溢散著無遠弗屆的森然氣象。
楊信大放光明!
輝光璀璨,竟是如同地面升起了一顆嶄新的太陽,熾流狂涌,燃燒著貔虎騎的每一個人。
這不是銜燭,而是效果更強的“寸陰”!
……
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