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不必過分憂心,你們看看我就應該明白,泰勒先生不會讓他的士兵們吃虧的。”
……
林楓又被PDC叫去開會,一般的面壁者,只有一個計劃,因此被叫去開會的次數并不頻繁。
但林楓不同,他的計劃是復數的,這個計劃的事情暫時結束,還會有其他計劃的事情要找他。
于是三天兩頭都被PDC叫去開會。
會議上,各國代表優先開始討論關于工業艦隊制造的問題。
經過上次的虛擬戰爭后,各國代表紛紛意識到了工業的重要性,以及他們目前太空軍的弊端。
針對三體艦隊而設計的太空戰艦,泛用性很強,進可攻退可守,可這些戰艦卻沒辦法勝任工業。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因為它們是為了戰斗而設計,不是為了工業用途而設計,玩家們在這次虛擬戰爭里,用行動向聯合國證明,在太空戰爭里工業的力量仍舊是不容忽視,太空軍內部的唯裝備論思想并不一定正確。
在中俄兩個常任理事國的牽頭下,一眾代表他們的構想中,組建數支可以生產整個人類文明從軍工到各類民用品的工業艦隊。
然后,讓這些艦隊像核潛艇那樣游弋在太陽系外部的柯伊伯帶,僅通過無線電與太陽系內部的地球進行聯系。
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地球的工業被未來到達的三體艦隊破壞后,人類徹底性的喪失工業反擊的能力。
在中俄代表的構思中,這些工業艦隊在柯伊伯帶依靠開采那里的隕石來進行日常消耗,不再需要與地球乃至太陽系內部環境,有任何的物質上的聯系。
但這樣的構思,也遭到了以英法為首的一眾國家代表的反對,他們覺得這樣有滋生逃亡主義的風險。
“布置在柯伊伯帶根本沒有意義!三體人有智子,艦隊躲在哪里都會被找到!”
“但他們的艦隊只有一支!除非他們同時進攻多支工業艦隊,否則我們的工業能力就不可能短時間內瓦解!”
“三體人的艦隊可以改組重編!艦隊是一個群體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他們可以把原來的艦隊拆散,組成數支艦隊同時進攻所有的工業艦隊!”
“那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分兵!戰斗力反而會下降!我們可以借此拉平和三體人的技術差距!”
兩邊吵得不可開交,誰也說服不了誰,兩邊各站著兩個常任理事國,誰都拿對方沒辦法。
美國則持著中立的態度,美**方內部也有兩個聲音,支持中俄提議的一方,并不是心向著中俄,而是中俄的提議與林楓之前提出的玩家艦隊有所涉及,他們都是林楓的支持者和崇拜者。
另一方,則是那些堅定反對逃亡主義的人。
還是那句話,你可以逃亡為什么不能是我逃亡?
憑什么是你的血脈活下去?
就算國家層面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會有省市層面、家庭層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要知道,地球上可是有著數十億的家庭,他們都想要讓自己的血脈留存下去,這能怎么解決?
解決不了,一碗水根本端不平。
中俄代表看向林楓,目光中閃過一絲失望,這次他們會拉著林楓加入到會議里,是希望林楓能站在他們這邊,這樣就可以讓聲音壓過英法。
但是,林楓從會議開始卻一言不發,仿佛就是個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