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代表,請你以及會場上的其他會者,給予面壁者和面壁計劃足夠的尊重。”
輪值主席掃視著會場上除了常任理事國外的所有國家代表,這些國家代表很識趣的閉上了嘴。
林楓繼續道:“我希望,在工業艦隊建成以后,可以不斷的制造雷迪亞茲所說的那種太陽軌道衛星,利用這些軌道衛星不斷的制造出電,用宏電子儲存起來。”
僅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便讓在場的各國代表們把注意力從正在進行的虛擬戰爭中吸引過去。
林楓說的是另一個面壁者的面壁計劃。
可以用瘋狂來形容的‘戴森云計劃’。
“宏電子儲能計劃,已經將能量的儲存、運輸的問題給解決,但我們還需要一個能量源,龐大的能量源。”
“雷迪亞茲的那個計劃非常好,太陽就是這個能量源,地球上收集到的能量,和它一比就是個屁。”
“請文明用語。”
輪值主席不滿的敲了一下木槌。
林楓干咳了一下,“抱歉,講的太忘我了,各位有什么不適也別往心里去,沒有侮辱的意思。”
林楓繼續道:“總之,大家要知道,我們最該依靠的力量其實是太陽,那樣龐大的能源不利用到與敵人的戰爭里,我們太吃虧了。”
“我覺得電磁炮這個構思很不錯,只要電量夠,彈丸甚至能加速到無限接近于光速,有著宏電子這樣沒有儲能上限的東西,亞光速電磁炮也就只剩下產生這種規模電量的問題。”
“太陽是個不錯的選擇,它的能量肯定足夠我們這樣揮霍。”
“各位想象一下,三體艦隊到達我們太陽系,他們將面對的是裝備上亞光速電磁炮的人類艦隊,什么樣的裝甲能頂得住接近光速的炮擊?”
各國代表面面相覷,私底下的討論變得頻繁起來。
林楓說的這個,與其說是一個計劃,倒不如說是一種武器的構想。
美國代表道:“……其實,你說的這種構思,各國的科研團隊都曾經思考過,以前SG公司的太空虛擬游戲里出現的集裝箱飛船,設計給予了各國科研團隊很大的啟發,于是就有人想出讓宏電子結合電磁炮,賦予炮彈更高的速度,乃至達到無限接近光速的亞光速。”
“但經過多次試驗以后,我們發現這樣的構思并不現實。”
美國代表嘆了口氣,想當初,他從那個想要嘗試開發亞光速電磁炮的科研團隊那里,聽到這個想法時,心情是非常激動的。
因為這意味著,人類和三體的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可能拉平,甚至是超越!
就算有智子的窺視,亞光速電磁炮的技術可能被盜取,但那又怎樣?來襲的三體艦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恒星與恒星之間除了每立方米才有的那么一顆原子,三體艦隊就算有技術,能量也不夠。
即便三體艦隊掌握了反物質技術,但反物質消耗質量,三體艦隊的質量就那么多,他們又不能憑空變出質量,可人類卻坐擁著一顆恒星,數十億年囤積的核聚變能量足夠人類任意揮霍!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人類制造不出可以發射亞光速炮彈的電磁炮。
“怎么不現實?”林楓問。
俄羅斯代表解釋道:“材料承受不住,加速炮彈需要強磁場,而強磁場則需要電流流通過導線,把金屬彈丸加速到亞光速,那樣的強磁場所需要的電流量將會極其龐大,而這樣龐大的電流形成的廢熱,已經超過了太陽的溫度,電流會瞬間把導線給融掉。”
五個常任理事國都試過了,甚至科研團隊連詳盡公式都寫好,可關鍵的問題在于,人類文明目前的材料學,沒有能承受如此高能的東西。
別說什么冷卻劑,冷卻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龐大的電流通過導線,頃刻間就能把導線材料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