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厚度差越小,引力波表現出的威力也就會越小。
所以,引力波攻擊在大質量天體附近,會被嚴重削弱。
于是,人類方艦隊依托著天王星、海王星等大質量行星,與三體方艦隊展開交鋒。
可惜,盡管依托著大質量行星,可以把引力波攻擊給削弱,可這卻給反物質炸彈創造了機會。
木星等氣態巨星,相繼被三體方艦隊投放反物質炸彈,一次次近距離質能釋放的巨大爆炸,把依托這四顆氣態巨星的人類方艦隊,全部葬送在宇宙里。
僥幸活下來的戰艦,逃往太陽方向,想要與還剩余著的其他人類方戰艦會和,卻被三體方艦隊釋放的引力波攻擊逐個擊殺。
太空軍高層關注著這場虛擬戰爭,這次是林楓對三體方艦隊的又一次魔鬼式升級,他們不可能不關注各大艦隊在虛擬戰爭中的表現。
“人類方剩余艦隊12支,5支太空軍所屬艦隊,7支玩家所屬的艦隊,現在正依托恒星引力防御敵人的引力波打擊。”
太空軍高層中,有人簡單統計了一下,目前還幸存著的人類方艦隊。
“玩家的幸存率居然這么高?”有人驚異道。
“太空軍一直都是被敵人重點關照的對象。”
“玩家們雖然偶爾會有精彩的表現,可他們發揮的并不穩定。”
“現在他們依托著恒星的引力井防御敵人的引力波攻擊,可這也意味著,反物質炸彈的攻擊隨時可能到來。”
“還是別這么早下結論比較好,也許他們還有什么翻盤的計劃也說不定。”有高層這么說,但這句話連他自己都不怎么信。
太空虛擬戰場上,玩家們擺開陣勢,可以將炮彈加速近光速的磁軌陣列,將一枚枚炮彈加速至近光速轟向遠方的敵人。
盡管這么做毫無意義,因為在有效射程之外。
二十多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即便是光速也要跑兩個多小時,更別談,只是光速百分之七十運動的實體炮彈。
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足夠戰艦跑出一段距離了,更別談在這種距離上,偏差角哪怕是一秒都意味著差了十萬八千里,根本打不中目標。
所以,這只是玩家們在無意義的泄憤,或者向敵人表示,他們才沒有因為這種作弊似的戰斗而有絲毫畏懼。
下一次他們會贏回來!
艦隊頻道里,玩家們因為這次虛擬戰爭而罵罵咧咧。
“瑪德,果然敵在導演部,這次打的太窩囊了,我們上次才僥幸打掉一些敵艦,這次他們就火急火燎的添加了引力波武器這種BUG級的攻擊方式。”
“游戲結束后,爺要去他們那里大鬧一通。”
不少玩家表示,這次虛擬戰爭結束,他們就組團去沖導演部。
以前給三體方艦隊開反物質掛也就算了,畢竟三體艦隊似乎真有這玩意,只不過無法確定數量而已,但可以肯定,絕對沒有虛擬戰爭中,三體方艦隊擁有的這么多。
而這次,導演部作弊已經是不講道理了,這回直接上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