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宏觀的視角觀察太陽系,就會發現,如今的太陽仿若是一株蒲公英,無數的種子在飄散,飄向遙遠的宇宙深處。
本來這次,三體方準備狙擊平躺吃瓜艦隊,提早將麻煩對手踢出局,卻沒料想到玩家們會玩這一手。
“把布置的泡泡全部張開,一個都不能放過。”三體方艦隊指揮當即下達命令。
“是。”
這一次,為了避免重蹈上一次的覆轍,三體方艦隊利用光速航行,迅速在太陽系外的八處地方布置真空泡。
這些真空泡一旦張開,它們的覆蓋范圍便會彼此重疊,把整個太陽系都包裹在其中。
在這樣的包圍網內,任憑人類方艦隊中的玩家們即便手段再高明也沒轍。
真空泡的展開猶如一張粘網,越過柯伊伯帶的人類方艦隊飛船,不可避免的受到引力的影響,速度降低。
沒過多久,真空泡的周圍,密密麻麻的都是‘停滯’的戰艦。
這些戰艦沒有真正的‘停滯’下來,他們噴射的明亮尾焰可以證明這一點,他們始終都在向前高速運動,可惜時空流向真空泡的速度更高,所以看起來就仿佛沒有在運動。
但是,玩家們戰艦的航速一直都有在提升,真空泡的捕捉困不了他們太久。
三體方艦隊趁此機會,不斷摧毀人類方艦隊中這些陷入真空泡引力場的戰艦。
然而,讓三體方艦隊感到些許錯的是,人類方艦隊的戰艦數量比往常多出了數百倍。
三體方艦隊粗略計算了一下,發現,即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抹殺這些陷入引力場的敵軍戰艦,也沒辦法將所有的敵軍戰艦都摧毀,仍舊會有人成功逃逸。
“奇怪,為什么這次玩家戰艦的數量會高出這么多?”
雖說,人類方艦隊可以享有人數優勢的特權,但人數優勢再怎么離譜,人類世界里參與虛擬太空演習的人總歸是有限,參與人數忽然翻上十倍還可以說正常,翻上數百倍就未免太過夸張了。
還不等三體方艦隊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時候,玩家們采取了反擊。
早先有人考慮過必要時候,需要引爆恒星或其他星體,特意準備的反物質炸彈給投遞向真空泡。
反物質炸彈在真空泡邊緣爆炸,形成微型黑洞。
而微型黑洞自身的時空結構,把真空泡硬生生的撕裂,盡管正常時空仍舊向真空泡跌落,但真空泡中運動的黑洞,卻猶如裁紙刀般不斷割裂真空泡的球狀結構,從而在真空泡構成的包圍網中撕開一道穩定的逃生通道。
一艘艘本來航速就已經非常高的戰艦,立刻便猶如離弦的利箭飛竄而出。
“該怎么辦?我們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摧毀這么多數量的敵人!”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人類方艦隊的飛船即將逃離太陽系,三體方艦隊徹底慌了。
三體方艦隊的指揮司令沉著冷靜的思考了一下后,果斷的下達新的命令。
“全員撤離,發射反物質炸彈摧毀恒星,把這些人類方艦隊的戰艦全部留在太陽系。”
交代完命令,一枚反物質炸彈從三體方艦隊的光速飛船上發射,朝著那顆照耀了地球四十六億年的太陽飛去。
不多時,巨大的凹坑在太陽熔巖般的表面浮現,恒星脆弱的平衡被打破,龐大無比的能量在瞬間釋放出來。
不只是能量與粒子洪流,還伴隨著巨大的空間波動。
困在真空泡引力場中的人類方艦隊戰艦,在高能粒子即將沖擊到他們的下一秒,獲得解封,沖向那遙遠的星空。
祖安人也混在其中,他最后的記憶,是通過后方觀測器,看到不斷的有戰艦,因為沒有達到光速不斷葬送進追趕著他們的粒子洪流中。
很快,祖安人自己也沒能逃脫恒星的粒子洪流釋放。
如果這是在現實,祖安人已經死了,但這里是虛擬世界,它的規則不遵循現實。
已經死亡的祖安人,在下一刻轉移到了距離自己最近的那具克隆體中。
“你醒了?”
祖安人置身于另一艘有駕駛員的戰艦內部,玩家之間互相幫助原則,每艘戰艦都會攜帶著其他玩家的克隆體,這樣一來,玩家就可以在自己死亡后,在別人那里得到復活。
一般這種事情,都是在玩家艦隊內部自己做,畢竟誰也不想把自己的克隆體交給不熟的陌生人。
但這次例外,因為戰略需要,玩家們這次眾志成城的想要看不可一世的三體方艦隊吃癟,輸掉演習。
祖安人動不了,也沒有戰艦的操作權,但他可以透過飛船的觀測器觀測周圍。
觀測器顯示,飛船當前正置身于一處非常漆黑的地方,唯一的光源在他們的正前方,那是猶如一個標靶外觀的彩虹色光圈。
非常的刺眼,最中心的亮度甚至超過了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