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威懾成功了!
將羅輯送至醫院,坐在醫院手術室外的林楓,徹底冷靜下來的他直感覺背脊生寒,那是一種后知后覺的恐懼感。
整個人類文明,在一個半小時前,險些被一枚子彈給葬送。
靠著椅背坐著的林楓,有些自嘲的失笑起來,放在兩個世紀以前,有人說一枚30克的子彈可以毀滅全人類,還是連帶著整個太陽系一同毀掉,估計任何人聽了都會覺得那是天方夜譚。
可如今,是切切實實的發生了,就在一個半小時前。
林楓一開始就知道,黑森威懾是件極其兇險的事情,可他在親身經歷后發現,他還是把事情想的太過簡單。
威懾成功只是偶然事件而非必然。
威懾度,這個概念只是個笑話。
那就是種偽概念的東西。
因為害怕是主觀性,是智慧生命的思維活動,而數學則是確定的東西,用數學的確定性來描述智慧物種的主觀能動性?
別搞笑了,這是多么文盲才會有的想法?
原著里,羅輯威懾三體,該事件的導向就兩種結果,一種是三體害怕了,答應羅輯的所有條件,另一種就是三體不害怕,不認為羅輯敢不顧一切的和三體同歸于盡,然后結局就是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的一同隕滅。
從原著創作的角度出發,還打算繼續把書寫下去的原作者自然會讓事件的結果傾向于第一種,所以這就會給人一種——啊,黑森威懾必然會成功,你看威脅三體的人威懾度那么高,有不成功的道理?
可一旦書里的三體文明搬到現實,威懾度就變成了一串數字,現實不需要合理性,三體文明可以冒險選擇小概率事件,威懾度不會強制性的摁著三體文明的腦袋,逼著三體文明相信,誰誰誰有勇氣和他們同歸于盡,那只是一串用數學模型推導出來的參考值。
把參考值納入考量后,相不相信執劍人有勇氣廣播坐標是三體的事情,與人類有何相干?人類沒得選!
就拿羅輯舉例,他作為執劍人,在三體入侵時必然會摁下發射器廣播坐標。
可若三體盡管根據數學模型推導出羅輯大概率會摁下發射器,但仍心存僥幸的相信羅輯最后不敢廣播坐標而選擇悍然入侵,那么可以說羅輯威懾度很低?
在羅輯選擇開槍自殺的那一刻起,林楓意識到,威懾度只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它不具備強制力,更決定不了什么,可笑的是他居然因為原著的關系,一度把希望寄托在這串無意義的數字上,回想到這些的林楓只覺得一陣后怕。
林楓起身,對著一宿未眠的伊迪絲、史強道,“大家也累了,都先休息一下,這里我來守著就行。”
史強沒有客套,他現在確實很疲憊,需要必要的休息。
“那這里就交給你了,有什么事叫醒我。”
言罷,史強摁了一下自己座位扶手上的一個按鈕,座位的椅面延展,變成了一張可供他躺下的簡易床。
在這個時代,醫院都很人性化的考慮到手術室外病人家屬的休息情況,休息的椅子都可以延展成床鋪,地表基礎設施較差,地下城市的醫院手術室外延展的床鋪,甚至普遍帶有微型空調和被褥。
看著沉沉睡去的史強,林楓視線轉到伊迪絲身上。
“你不休息一下?”
伊迪絲微笑著搖搖頭,“我不困,在知道了您的安排后,我已經提前休息好。”
“倒是您還是最好趕快休息,您現在的臉色很差,您最近失眠了?”
伊迪絲擔憂的看著林楓,林楓的眼睛里布滿血絲,眼白部分紅得有些嚇人,面色慘白而憔悴,一點也不比中槍的羅輯差多少。
林楓自然也清楚自己現在的疲憊,他不由自嘲的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