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巨大的太空都市緩緩抵達太陽系第二軌道的金星附近。
關于金星的改造工程,其實就是在太陽和金星之間豎起一道屏障,把太陽發射向金星的光給擋掉。
但這里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光壓。
若是直接在太陽和金星中間豎起一面大鏡子的話,大鏡子會因為光壓的不斷推動,最終撞向金星墜毀。
所以,這就需要比較復雜一點的設計。
設計思路不應該是反射太陽光,而應該是偏轉太陽光。
這很容易,把一面鏡子傾斜放置,再把另一面鏡子平行放置,太陽光就會因為入射角度的關系,被兩面鏡子反射,形成‘Z’型反射光路。
傾斜的鏡子圍成一圈,就變成了圓錐狀的外觀,平行放置的鏡子在更外圍圍成一圈,形成一個沒有底部和首部,僅有斜面的圓臺結構。
這個結構還可以繼續以此類推的繼續在外面圍一圈傾斜平行的鏡子,一圈套一圈,變成一個很大圓面結構。
但與一般的圓面鏡子不同,它是偏轉太陽光,而非反射太陽光,兩片鏡子的反射作用,讓太陽光給予偏轉結構一個朝向金星的推力后,又會反過來給予偏轉結構一個朝向太陽的推力。
當然,考慮到光線反射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能量耗散,前者的推力比后者大一些。
不過問題不大,光推本來推力就弱,再通過這種偏射結構,太陽光99.9%的推力都沒了,再配備幾臺核聚變輻射引擎就可以根本性的解決太陽光推問題。
從偏轉結構左邊入射的太陽光,會以更大傾斜的朝右邊射出,而從右邊入射的太陽光,會以更大角度從左邊射出,兩端偏轉的光線會在偏轉結構后方交錯而過,最終偏轉至金星的左右兩端。
大概達成的效果像這種【?→?<?】樣子。
于金星軌道附近,錨泊著一支泰勒系所屬的工業艦隊。
旗艦內,看著一座座航向太陽和金星中間的太空都市,參與當前建設項目的高級工程師拿著偏轉結構的藍圖,忽然搖頭喃喃自語。
“建造偏光結構,用不了這么多的太空都市,也就兩三座就夠了。”
邊上的總工程師安鵬聽了這話,頓時就不樂意了。
安鵬道,“我說老趙,你這直性子得改一改,人如果不能拋開現象看本質,那總有一天會遇到大問題。”
安鵬以過來人的口吻說教道,老趙則是聽著不明所以,什么叫拋開現象看本質?
現象指的是啥?本質指的是啥?
見老趙那副表情,安鵬也猜到他沒聽懂,于是便問。
“我問你,這些太空都市是我們泰勒系的嗎?”
“不是。”
老趙搖搖頭,這些太空都市都是太空都市聯合會投資,用于建設他們當前這個項目的資源。
老趙一開始也沒曾想過,太空都市聯合會居然肯下這么大的手筆,雖說這方面,也有泰勒系外交部的功勞就是了。
安鵬接著問,“那么我們需要負擔這些太空都市的成本問題嗎?”
“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