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式?”林楓問。
弗朗多道,“亞原子粒子的自旋特性以及振動。”
“嗯?自轉?”
林楓一愣,他沒聽懂,這方面他完全是個文盲啊。
弗朗多糾正道,“不,不是自轉,是自旋,那和動量沒有太大關系……嗯,您知道《西游記》吧?我記得在您的那個時代,這本著作就已經輻射到全地球。”
舉例的弗朗多反問林楓,林楓點了點頭。
“知道。”
弗朗多解釋道,“《西游記》中有一只曾經摧毀過天界的猴子,它有著一種名叫‘72般變化’的奇妙能力,這種能力可以使它變成各種東西,不管是動物、植物還是死物,甚至是一棟房子。”
“粒子的自旋和那只猴子很像,粒子不斷地變身成其他東西,剛才是方形,現在變成了個球體,然后又變成了三棱錐,在經過一段有規律的變化后,再次恢復到最初觀測到的那種狀態,這一段過程就叫做自旋。”
“我們利用夸克粒子自旋的物理特性,以及天然性的振動,設計成簡單的計算單元,每個質子、中子都是一個計算單元,它們通過強弱相互作用力,彼此完成計算單元間的連接,形成計算機。”
林楓一知半解的點著頭,雖然細節不是很懂,但大致的原理聽懂了。
“只有質子和中子?”戴維斯奇怪的問。
弗朗多解釋道,“核外電子也屬于單原子計算機的一部分,但它的重要性不高,因為核外電子太容易變成自由電子,只要給予鐵原子足夠的熱量,鐵原子就會被剝奪所有的電子,這樣太不可靠了,如果讓電子占據單原子計算機的重要部分,原子人很容易就會死掉。”
“核外電子在設計的一開始,就只被作為一種可缺失的功能性單元來設計,類似人的手腳,手腳沒了,人只要及時止住失血就死不了,壁虎斷掉了尾巴也還可以再長出來。”
一名對計算機領域有所涉獵的核心成員,奇怪問,“這么說來,承擔整個原子計算機邏輯運行的就只有原子核的26個質子和30個中子?不會太少了?”
要知道,計算機一般動輒幾萬億的芯片,相比而言,一顆鐵原子才不過56顆的原子核數,真的不夠看。
簡單算一下加減法,很容易,可要讓它承載人類的思維,這就很困難了。
弗朗多長嘆一聲,回答道“是很少,為此我們不得不將做出一些妥協,把情感模擬從思維邏輯的區域里轉移到核外電子這邊,如果原子人失去所有電子,就會只剩下理性的思考,感性思維基本沒有。”
林楓皺眉道,“能影響到情感?那是不是在特定的磁場下,原子人類會情感失控,以至于做出一些非理性行為?”
林楓是知道的,人類的腦子是可以通過化學藥物來進行調控,然后干出一大堆自己事后都覺得后悔的事情。
按照弗朗多的這種說法,這只是把化學藥物變成了磁場而已,比如某個原子人,在進入到一種特殊的磁場后,就會進入發情狀態,看任何生物或者非生物,都會將其視為是交配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