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化后的世界是很奇妙的,一些宏觀上不顯眼的微觀法則,變得很明顯。
比如泡利不相容原則,原子核外軌道上的電子數量因此被固定,還有物質波的量子疊加態。
林楓的原子視角中,根本沒有所謂的粒子,有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閃爍不定的點,它們出現了,然后又消失了,猶如湖面上泛起的漣漪。
根據原子計算機中的知識,林楓知道這些點是什么。
這些就是人類認知當中的粒子,觀測到點的時候,是它們粒子性很強的時候,點消失以后,并不是粒子真的消失了,而是它們的波動性超過了粒子性,呈現為概率云的狀態。
這是林楓初次的原子化,以前因為技術安全問題,泰勒系的人一直不想讓林楓進行原子化,現在初臨原子尺度的世界,林楓除了感覺到陌生外,還感覺到一種時空上的暈眩感,他分不清方向了。
“有人在嗎?”
林楓試著在量子頻道內呼喚,他第一次用這種功能,使用起來很生疏。
很快,一個熟悉的人回復了信息。
“楓,遇到什么事了?”伊迪絲問。
“伊迪絲?你在哪?我第一次原子化,感覺很不習慣。”林楓求助道。
伊迪絲沒有感到意外,任何人第一次原子化,都會有這種感覺,她第一次原子化也是如此。
“楓,把位置告訴我,我這就到你那邊。”伊迪絲道。
“啊這……我還沒搞懂怎么操作。”林楓無奈道。
“打開彈窗界面,那里有位置播報功能。”
在伊迪絲的指導下,林楓順利的打開了原子計算機的系統彈窗,然后在界面里找到了位置播報的功能。
林楓將自己的位置播報出去,剩下的時間便是等待伊迪絲的靠近。
等得有些無聊,林楓問,“伊迪絲,我想看一下宏觀尺度上的事情,我記得原子計算機有這樣的能力,要怎么操作?”
伊迪絲指導道,“讓主機連接糾纏態的其他原子計算機,讓那些分機聚集的密一些,把它們的電子信息導入主機或者分機,這樣就可以獲得宏觀尺度上的光學信息。”
林楓是泰勒系的掌權者,自然會被分配到復數的原子計算機,以保證生存概率。
按照伊迪絲的指導,林楓將分機聚集在了一片區域中。
說是聚集,其實就和星云一樣,原子計算機間分布的很稀疏,原子間距離非常大。
“看不清,一片空白。”林楓奇怪道。
伊迪絲解釋,“篩選波段,全波段接收就是一片空白,什么也看不到,篩選可見光波段就能看清楚宏觀尺度的事物。”
林楓又篩選出可見光波段后,總算是擁有了宏觀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