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愕然,頗感興趣的問,“剛才你不是說,目前觀測到的,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現象,就只有時空膨脹和量子糾纏嗎?”
伊迪絲道,“降維引擎利用的就是時空膨脹,所以它是超光速的。”
利用時空膨脹?!
降維……時空膨脹……
林楓一邊思考,一邊答復道,“詳細介紹一下。”
伊迪絲回答,“楓,你要想了解降維引擎,就首先需要明白一個概念,那就是時空數值具有不變性,它們可以被轉化其他空間維度的數值,甚至能全部被轉變成零值,但不會憑空蒸發,因為宇宙的數值是恒定的。”
“然后,把一片時空假想成某種物體,拿三維舉例,三維空間降成二維,那么原本在三維空間上的‘高度’,必然會轉移到二維的‘長’和‘寬’上,于是就能夠證得,在降維的過程中,時空是存在膨脹的,而宇宙本身已經證明了,時空膨脹本身可以超光速,這就是降維引擎的基礎原理。”
“因為不是運動,所以同樣也不需要考慮慣性問題,即使是在一瞬間中從超光速降低至零速也完全沒問題。”
通俗點說,就是把空間作為燃料,利用降維時形成的時空膨脹效應,把空間中的物體‘推’向遠方。
拿三維空間打比方,三維空間降維至二維時,空間必然是會‘展開’,第三維度的數值必然會轉變到二維的兩個方向上,那么本就處在第三維度邊緣的二維物質呢?
它們會處在這片被展開二維空間的什么地方?
答案自然也是展開后的二維空間邊緣一帶,因為在三維狀態的時候,這些二維物質本就處在空間的邊緣,展開后沒理由平白無故的位移到其他地方去,降維打擊又不是把紙團展開鋪平,它是用一個液壓機,直接把紙團壓實壓扁。
“如果我沒理解錯,這種引擎使用的代價是把時空的三維降低至二維吧?”林楓問。
伊迪絲給出明確回答,“是的,這種超光速移動方式,對時空的‘污染性’很大,不過我們這邊還有另外一種較為環保的使用方式,那就是把高維時空降低至三維。”
把三維降低至二維,這會對宇宙造成不可逆的時空污染,從長遠來看這并不是好事,所以伊迪絲轄下的那些研究團隊,想到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利用高維時空碎片。
既然三維降低至二維不行,那就設法制造高維時空碎片來作為燃料,把一片十維空間碎片降維至三維,效果也必然好于將三維降低至二維,畢竟前者降維的空間維數更多,因此展開的面積更大。
但現在問題又來了,如何制造高維時空?
“讓時空恢復到高維狀態,你們打算怎么做?”林楓問。
伊迪絲回答道,“通過制造高能環境模擬宇宙大爆炸初期,由此讓時空恢復到最初的高維狀態。”
“這需要的能量太龐大了。”林楓說。
利用粒子加速器可以短暫的制造出宇宙大爆炸早期的環境,還原的除了物質還有時空,可問題是,這些存在的時間都非常短,而且體量非常小,如果要讓整個統合體都使用,對物質的消耗將會是一筆天文數字。
伊迪絲承認道,“對,不僅能量需求龐大,高維時空的重塑效率也非常低,要想實現長距離超光速,基本不可能。”
“但如果能有小宇宙,情況會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在小宇宙中模擬宇宙誕生,我們可以做到高效的利用質能,塑造出大面積的高維時空。”
伊迪絲所說的,自然是黑潮試圖掠奪大宇宙物質,通過把小宇宙轉變為大宇宙,以此成神的事情。
掌握小宇宙技術后,統合體并不需要掠奪大宇宙里所有的物質,轉移一小部分物質即可,通過這些物質,在小宇宙中模擬大宇宙的宇宙大爆炸,以此制造出高維時空。
又因為小宇宙和大宇宙之間存在隔閡,大宇宙的低維度不會影響想到小宇宙中的高維度,因此不會出現被制造出來后,便立即降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