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俊微一沉吟,說道:“如果這份報告是別人寫的,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不予置評,更不會投資。”
沈晴的笑容,慢慢消失在臉上。
這話,說得還不夠明顯嗎?
沈晴扁了扁嘴,委屈的道:“有這么差勁嗎?”
顧明俊道:“但是,這是你的大作,我就不得不多講幾句了。”
沈晴道:“請顧總批評。”
顧明俊道:“你看到了共享單車的盈利點,這很好。可是,你并沒有看到可能產生虧損的地方。比如說,自行車的運營受季節變化、天氣狀況等影響比較大。如果遇上臺風暴雨,則無論地處何方,共享單車出行的訂單量,都會直線下降甚至歸零,而運營平臺還得面對更加高昂的車損折舊成本。”
沈晴呀了一聲:“是的。”
顧明俊道:“自行車的投放數量,也是一個死結。投放量過少的話,市民尋找、出行不方便,達不到全民共享的目的,日騎行量過少,也就賺不到錢。投放量過大的話,又會造成道路交通的擁堵,很多地方,行人走路都很困難了,共享單車投放后,又要占道。說白了,其實就是消耗公共交通資源來賺錢。這個平衡點和盈利點,怎么掌握?”
沈晴咬了咬嘴唇。
顧明俊道:“社會和校園有很大的不同。大學生的素質,無可質疑,是當代整體素質最高的一個群體。社會上的人就沒這么講究了,偷盜、損毀,那都是家常便飯。有一家超市,想方便環衛工人喝水,就在門口放了個冰箱,上面寫明了,環衛工人專供。結果你猜怎么著?”
“里面的水,很快就沒有了,而且都不是環衛工人取走的。”沈晴無奈的笑道。
顧明俊道:“這就是人性。哪怕我手里有三瓶水,看到街邊有免費的水,我還是要去搶幾瓶!同樣的道理,公共洗手間的衛生紙,你覺得放多少才夠?”
“永遠不夠。”
“這就是人性!”
沈晴無奈的一嘆:“顧總,照你這么說,共享單車,不能做?可是,我看那些大學的共享自行車,做得還不錯啊。”
顧明俊道:“不是不能做,這個行業,當然是大有可為的。”
沈晴的心情,就跟坐過山車似的,忽起忽落。
“顧總,那你說,要怎么做呢?”
顧明俊道:“共享單車可以做,但必須采用精細化運營模式。野蠻的發展,肯定是行不通的。無限的燒錢,大量投放,搶占市場,更不可取。居高不下的運維成本,會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稍微一頓,說道:“除非我們有能力,可以和政府方面合作,并要求政府主動出面,提前規范共享單車的投放。比如說,一座城市,只準投放多少輛,只許進入一到兩個正規大品牌,然后規范經營,制作一個比較合理的收費價格。此外,很多城市路段,并沒有適合非機動車騎行的道路,這也需要政府的配合。這個行業,想做大,不是不可以,但遠比我們做其它項目,來得更累,也更難成功。”
見沈晴一臉的沮喪,顧明俊微微一笑:“沈晴,我這么說,并不是針對你的這份計劃書。而是我對共享經濟太了解了!這個行業,我們能不碰,盡量不去觸碰。”
“顧總,你不必安慰我,我做得不好,就是不好。我眼光不行,就是不行。”
“不,你很有眼光!你在今天,就能看到共享經濟的增長點和盈利模式,這很不錯了。這是一種超前的眼光。這個項目,并不是不行,只是,我們不做。”
沈晴道:“如果只做校園呢?”
顧明俊道:“校園當然可以做的,但具體經營起來很繁瑣。每所高校,都需要單獨聯系。需要有一個創業熱情高漲、精力十分充沛的人來主持這個項目才行。可是,如果真有這樣的人才,我可以用他做其它項目,能收獲得更多。”
沈晴拿過自己的計劃書,當著顧明俊的面,撕毀,扔進了垃圾桶。
“顧總,你不要對我有特殊照顧,該丟垃圾桶的,直接丟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