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俊對團購網站的要求就是這樣,最近幾年,能活下來你就贏了。
團購網站真正的高速發展時期,是千團大戰結束后的幾年間。
顧明俊有一些話,并沒有對洪海杰說出來。
他真正想說的是:現在是混戰時代,我們就明哲保身,悶頭發展好了,不要參加與到其它團購網的生死博弈之中。等那幫人你殺我、我殺你,殺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入局了。
你現在挺身而起,你要面對的,是十幾家大型團購網,你越出眾,你的對手就越多。
相反,你現在越是低調,敵人的矛頭就不會指向你。你反而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他們在自相殘殺,我們卻在養精蓄銳,等最后只剩下兩三家時,團團購再橫空出擊,自然事半功倍。
這些話,他不能說,只能靠洪海杰去領悟。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個優秀的戰略家。
那些在千團大戰中倒下的團購公司,他們未必沒有優秀的管理者。
但他們還是失敗了。
團團購投入的資金,是幾家頭部網站最少的一家。
從千團大戰以來,有的公司融資了十幾億,有的融資了幾個億。
唯獨團團購,顧明俊幾乎沒有花多少錢。
他不是舍不得,而是覺得沒必要。
前期的混戰,你投入再多,也是泥牛入海,聽不見一個響。
幾十、上百億的資本,都在這場消耗戰里煙消云散了,有的連個泡都沒有冒,就此消失在人民視野里,從此江湖再沒有他們的傳說。
團團購卻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幸運的存活了下來。
洪海杰接手管理團團購之后,看到了四面楚歌的威脅,想著做出一番驚天動天的大事業來,于是制訂了這份計劃書。
他滿懷信心,以為老板肯定能同意。
誰知道顧明俊當場就給否決了,連上高層會議討論的機會都沒有給他。
顧明俊名下,現在有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一是投資公司,二是醫藥公司,三是團團購。
顧明俊有著明確的目標,那就是要運作醫藥公司和團團購上市。
在他的規劃中,醫藥公司的上市時間,在團團購之前。
因為團購網站的發展,還需要一定時間。
時機不到,國內的團購土壤還不夠廣大,你想做強,你想上市,一切都是枉然。
洪海杰身為團團購的CEO,顧明俊對他的要求并不高。
你看不到遠景,無所謂。
你制定不出合理的計劃書,也無所謂。
但是,你必須聽話!
如果你連老板的指示都不會聽,不會執行,那你就是不合格的,把你撤換便是。
以前宋清如管理團團購時,她明明很聰明,但她從不自以為是,她總覺得顧明俊比她厲害,自己什么也不懂,所以她事事向顧明俊請示,而且能把顧明俊的指示,不折不扣的落實到實處!
這就是宋清如的智慧!
也正因為如此,宋清如知道,只要有顧明俊在,自己離開團團購,并不會對這家公司產生多大的影響,所以她才安心退居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