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樹欲止而風不靜!
連陳琳都能看穿的事情,邱寧豈有看不清楚的道理?
邱寧的手,在桌面上輕輕敲打,濃眉緊鎖,似在思索。
陳琳道:“您不必猶疑,我爸媽肯定是站在您這一邊的,我會把這邊的斗爭,如實向他們反應,他們肯定會幫您。”
邱寧霍然抬頭,看向陳琳,然后緩緩點頭:“好!就這么定了!”
這時,秘書走進來,說道:“領導,請看央視的新聞,有重要情況。”
“哦?”邱寧擺擺手,沉聲吩咐,“打開電視!”
秘書飛快的打開了邱寧辦公室里的彩電,調到了央視新聞頻道。
主持人正用滿含深情的語氣在講述:
“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是一頂當代的萬民傘。眾所周知,所謂的萬民傘,是舊時紳民為頌揚地方官的德政而贈送的傘。傘上綴有許多小綢條,上書贈送人之名氏。”
“萬民傘在清代,地方官離任的時候,這個地方的紳商都得表示一點挽留的意思,比較通行的方式是送萬民傘,意思是這個父母官,像傘一樣遮蔽著一方的老百姓,送的傘越多,表示這個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這個官被撤職或者降職的時候,當地還有人送傘,甚至攔轎,說明這個官絕對是個清官或者好官,而且當地人同時又有情有義。”
“我們要說的萬民傘,并不是送給地方官的,而是西蜀某縣人民群眾,自發簽名,送給當代慈善楷模人物——投資界首善顧明俊先生的。”
畫面上出現了一把綴著許多五彩布條的萬民傘,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簽名。
“講到顧明俊先生,我們的故事,得先從五里溝說起——”
“我們記者拍攝的這塊石碑,是西蜀某縣人民群眾,給顧明俊先生立的功德碑,顧明俊先生為這個西部貧困受災縣,先后捐助了四十億人民幣的善款和物資!其中,有二十億人民幣,是顧明俊先生兩年前捐贈的,還有二十億,是顧明俊先生上個月捐贈的。”
“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才會擁有這么偉大的善良之舉?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才能對災區人民,滿懷如此深情厚誼?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才能讓災區人民對他如此念念不忘?是他,是他,就是他!西蜀人民的好朋友,顧明俊先生!”
“接下來,是我們記者對當地政府領導和人民群眾的采訪記錄,從執政者到農村百姓,他們每個人談論起顧明俊先生來,都是贊不絕口。顧先生的所作所為,不愧是當代企業家的楷模,是當代青年才俊的學習榜樣!這才是時代之星,這才是我們應該敬仰和追求的明星!”
畫面轉到了五里溝,記者對村民進行了隨機采訪。
村民們激動的談到了顧明俊:
“他在我們村住了一個多月,給我們捐錢修馬路,給我們蓋工廠,給我們蓋房子,我們只知道他姓顧,都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
“他很親切,親切得就像我們的兄弟,完全看不出來他是個億萬富翁,他還和我們一起揮鋤頭修馬路呢!他是個好人!”
“他是個好人!顧先生,我們很想你!”
“……”
“我是本縣的書記。我對顧明俊先生懷著深深的崇高的敬意!我從來沒見過像他這么低調的億萬富翁,他住在我們縣的一處平房,每天吃的都是泡面和饅頭,穿著很樸素,每天都在當志愿者,奮戰在抗災重建的第一線,和他比起來,我們這些父母官,反而做得遠遠不夠,我很慚愧!從顧先生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上個月末,我們節目組,在接到西蜀省的邀請后,就趕赴西蜀錄制本期節目。我們采訪了幾百個市民百姓,遺憾的是,我們并沒有采訪到顧明俊先生本人。因為我們聯系不上顧明俊先生。接下來,我們節目組將專程前往滬市,對投資界首善顧明俊先生,進行一場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