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又開始說些什么,天竺僧人翻譯了般若三昧經,得到了大量金銀財寶賞賜。
又聽說,大漢的都城洛陽,那由幾位大官員所提議的,由大賢蔡邕等對《詩》、《書》、《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七部經書進行校訂,刻成石碑。
一共有四十六座碑,刻了足足八年,由東向西,折而南,又折而向東,成匚字形立于太學講堂門外東側,上有屋頂覆蓋,兩側圍有護欄,每天世家子弟前往觀看,車輛何止千輛。
那些穿著綾羅綢緞,看上去皮膚白皙,讓人自卑的人說。
這是開創延續文脈,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情。
功德無量。
在起宴的時候,淵好奇吃了一口肉,愣住。
在這宴結束的時候,拉了拉張角的衣袖:“師父,師父。”
“這就是肉嗎?!”
“我們原來可以吃肉啊……”
“我還是第一次吃呢,好香……”
面對諸多刁難,卻仍舊從容鎮定,氣度儼然凌駕于諸多所謂大人物的道士突然卻突然淚流滿面,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拉著淵,道:“我們借到糧食了,這就去冀州……”
……………………
他們帶著糧食回到了之前曾經在的地方。
張角眼睛微亮,他一路不停,至于身子骨虛弱的淵,就由劉牛背著,馬不停蹄趕了回去,卻沒能看到熟悉的人,原本已經被救治好了的村子,鎮子,大片大片變成了無人的地方。
張角急匆匆攔住一人,指著原本相識之人住著的地方,道:
“煩勞,這家人呢?”
那人麻木道:“啊,周老頭啊,死了,餓死的。”
張角張了張口:“這,這些人全部……”
來人道:“是啊,餓死的。”
“今年沒有收成,朝堂的稅賦又漲了,皇帝陛下好像要建園林,而且要建造什么石碑,都是錢財,自然要收錢了,糧食被搶走了,沒吃的,就只好餓死,餓死了正好,土地也可以被收走了……”
青年道人跌步后退,突然有暈眩的感覺。
他從傷寒大病當中救活的人,死于饑餓,而朱門每日扔掉的酒肉,又有多少?賜予番僧的,賜予大賢們整合文獻的,又有多少?
盛世文脈每一個字,都是一條餓死的,或者戰死于西狄戰場的人。
阿淵找到了那老爺子的家里,空空蕩蕩的。
他從自己的袖子下面拿出來已經發餿了的肉塊,輕輕放在了門檻前面。
蹲在這屋子前面。
“爺爺……”
“其實不只是麥芽呢。”
“肉也是甜的。”
“還有哦,其實我們也是能吃肉的,還有面……”
……………………
大旱了許久的天終于下了一點的雨。
那位穿著樸素麻布道袍的道人沉默地站在雨水中,他抬頭看著蒼天,茫然遲疑,自己究竟是在做什么,救下了的人,苦苦支撐著究竟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像牲畜一樣活著,而后苦苦掙扎之后死去?
這天下,大病。
淵永遠都無法忘記。
那道人站在雨水之中,慢慢的,卻有一個個身穿著麻布衣服的人出現,他們麻木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希望,他們找到了殘破的傘,找到了能夠遮蔽風雨的東西,圍繞在了那個道人的身邊。
替他遮擋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