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病好了以后,個子還躥了一節,比一些比他年紀大的孩子都要高,比起一些武將世家出身的孩子都壯實,都說軍中七尺好男兒,可這孩子往后長大了怕是不止七尺了。
說這話的是個兵家的老人,似乎有些羨慕。
而淵也能夠時常地進入這里。
也知道,這孩子雖然看上去很老成,但是這只是在諸葛家里被逼迫出來的,他有一次推開門,看到才四歲多的諸葛亮躺在竹席上,只是穿著里衣,只是露出來圓滾滾的小肚皮,陽光曬進來,懶洋洋地瞇著眼睛睡午覺。
兩只蝴蝶飛舞,也不害怕,就直接落在他鼻尖上。
這一幕看上去很安靜。
阿淵想了想,沒忍住,順手在孩子的肚皮上拍了下,把他直接嚇醒。
兩只蝴蝶也就被驚擾著離開。
病弱的少年道人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語氣清淡:“這都什么時辰了,今日又睡這么久?”
孩子又羞又惱,氣得咬牙,險些就要撲上來咬著淵的肩膀,他也這樣做了,淵今日肩膀上就掛上了一個吉祥物四處走動,如果說還是以前的話,肯定得要被責怪,可是現在這一脈基本沒有多少人管,也就隨意了。
除去了來療養身子,更多時候這個諸葛家的孩子都是由淵陪著。
孩子心性,他會纏著淵給他講些外面的故事。
于是,在這幾年里面,這個瑯琊名門望族,世家之后的孩子,會坐在石凳上,雙腳都沒有辦法挨著地面,一晃一晃的,手掌托著臉頰。聽游走過亂世,曾經是最底層人民最不甘最憤怒的怒吼的少年道人,聽這最后的火,講述那些過往的事情。
從三歲開始。
見到朱門酒肉,知道民生艱苦。
親眼所見的,親耳所聽的,在孩子的心底造成了巨大的反差和沖擊。
他原本被家人期許,自己也心里向往著祖先諸葛豐,成為大漢朝一品大員。
而后卻有一天告訴淵,他的目標變成了管仲,要改革國家,讓天下富足,讓淵所說的畫面都不再出現,不再有饑荒,不再有活不下去的人民,當時他說的很認真,語氣稚嫩而激昂,淵幾乎以為這是真的。
第二天,
淵看到了五歲的孩子追逐蝴蝶,笑得開心。
終究還是孩子。
少年道人自嘲一笑,收回視線,看著楊柳依依有些失神。
孩子回過頭來問他說:“淵大夫你怎么看得這么認真?”
“以前沒有見過嗎?”
淵嗯了一聲,道:“因為柳樹的芽兒和樹皮,和榆樹葉子一樣,都能吃,所以很多的人都不會放過,時間一長,柳樹也就死了,看不到這種景色。”
“淵大夫你見過?”
“嗯。”
孩子看著他,拍了拍他的腰,安慰他道:“放心吧,我以后呢,一定不會再讓這樣的事情出現了,肯定能吃飽……就算是吃不飽,但是大家都少吃一點,就都能活下來了的。”
他見到少年道人還是沒有說話,跳起來,幾下子竄到淵的肩膀上。
“走,放風箏,淵你總是皺著眉,你才比我大幾歲呢。”
“咱們好好玩嘛。”
他興致沖沖地拍著淵的肩膀。
草長鶯飛,清風明月,淵并不覺得這個孩子會說真的,只是隨意地陪著他,這個時代,吃飽飯是太難太難的事情,而饑荒一旦出現就會擴大;像是這個孩子說的那樣,所有人少吃些,更是難,又有誰有這樣的聲望呢?
十五歲的少年道人,拉著五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