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一統印度的趨勢。
當然,更重要的事情是,他也是那爛陀寺的金主。
游俠兒喝的酒都是這家伙的。
可是當日見了面,游俠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大胡子好友,而后那大胡子好友更是堂而皇之地坐在了王位上,這讓游俠目瞪口呆,而大胡子則是極為酣暢淋漓地大笑著,相當滿意那家伙的表情,事實上他真的很有劇作家的天性,喜歡這些如同故事一樣的經歷。
戒日王,古印度歷史上最后的英雄。
最后一個由印度本地人統一了大部分印度區域的王者。
17歲就登基,六年時間,人不解甲,象不卸鞍,東征西討。
而后登基為皇帝。
此刻的他尚且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終途,更不知道自己去后,一千四百年間,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硬生生沒能出現第二個如自己一般的人,從不曾獨立,始終被征服,若是知道此事,他大概根本沒有辦法閉住眼睛。
而此刻,他只是大笑著展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在和陳淵,以及玄奘徹夜長談之后,表達了對于大唐的向往,并且當即派出了使節前往長安結盟。
“你們有誰想要見一見自己的好友嗎?可以讓他一同過來。”
戒日王如此詢問。
玄奘搖頭,而陳淵則是遲疑了下,道:“我有個好友,叫做王玄策,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空閑,如果可以的話,他一定是有作為外交臣使的器量的。”
“好!”
戒日王很痛快地同意。
在給大唐的文書上,寫著聽聞有王玄策之人,希望來此。
之后王玄策果然出使此地。
并且在他第一次出使來到戒日帝國的時候,和戒日王頗為投緣。
而在第一次和玄奘還有陳淵見面的這一年,晚宴過后,戒日王拔出了自己的劍,扔給了陳淵,后者好奇看過去,看到了劍鋒上細密的紋路,散發出明顯的灼熱神性,若有不解地看向戒日王。
戒日王微笑道:“這是我的劍,戒日的名號,便是持戒的太陽神。”
“所以這把劍,是受到諸神祝福的,我將這柄劍交給你。”
“你將會是這一柄太陽神之劍的主人,持拿此劍,足以號令諸神。”
“作為交換,我希望能夠得到你的佩劍,朋友。”
這是很多國家朋友和朋友,戰士和戰士之間的禮儀。
況且,戒日王在此,這柄劍也沒有什么用,更不可能號令諸神。
只是作為朋友的禮物而存在。
戒日王希望以此來表示,他們之間的友誼,并不會受到身份的影響。
游俠兒反手取出了自己的佩劍,拂過劍鋒,遞給了戒日王,兩人相互交換了佩劍,游俠兒的唐劍放在了戒日帝國的王宮,而那柄幾乎是直接以古代神性鑄造的戒日劍,被隨手放入了牛皮劍鞘里面,而在他回憶起這一幕的時候。
西昆侖里的衛淵手指微微動了動。
一縷氣息溢散出去,而后順著西昆侖的背面,滾滾而下。
古印度某處封印里,沉寂千年的赤色火光隱隱亮起一縷。
而后,玄奘想要返回神州。
他們也面對著整個西行路上,最后也是最盛大的威脅和狂歡。
PS:今日第三更…………
戒日王,真正印度本土的最后的英雄,一統北印度,甚至于有席卷整個印度的可能性,和王玄策第一次見面,第二次他來的時候,戒日王去世了。
明天大唐篇應該就能結束了。